email: jeanystalk@gmail.com

2008年3月26日

【尼泊爾07】無謂的堅持……﹖

圖說﹕藍毗尼村落一景。其實是個非常小的地方,就算有了佛誕地這樣的景點,還是發展有限。公車站就是木板搭的一個小攤,我們買了第二天 一早從 Lumbini 經 Narayan 的車票,準備從 Narayan 換車到 Pohkara

旅行、尤其是自助旅行,不一定總是興高采烈的美好快樂行。


天有不測風雲,月也有陰晴圓缺﹔誰能保證每件事都會順順當當呢﹖更何況我有我的堅持、你有你的道理﹔你認為我的堅持無謂、我說你的道理莫名。他可以妥協的她不一定能屈服,他據理力爭的她也許不在意。若要加上那些礙於情面的敢怒不敢言、或是心裡嘀咕的,旅行中可以產生隔閡、爭執、不快之處可以很多很多。

旅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啊。私以為好的旅伴不是只有在順境一起分享快樂的,而是在逆境中還一起能苦笑假笑強顏歡笑的苦中作樂。

以前和 Eunice共事時,總覺得她給我的印象就像個快意恩仇的俠女。若說武功做比喻,走的也是大開大闔、一擊必中的路數,絕不是綿密多巧、詭奇多變,要翻翻滾滾和人拆招數百回合。若行走江湖投宿客棧,大約是進門就拿出一錠銀綻、拋在桌上,對店家說﹕「小二、有什麼好酒好菜先上,騰間乾淨的上房讓我休息。」

拿枝枝節節的瑣事煩擾俠女,豈不是存心整她嘛﹖綜觀金庸古龍的世界裡,哪個俠女會和小二花個一小時殺價、就為了客房價格應該要打個三折﹖還和店小二三文錢五文錢的爭執一番﹖

所以說,我真的很感謝 Eunice 的一路包容。

我們在藍毗尼走十分鐘就可走完的街上攔了個觀光客,經他指引找了住宿。可惜 RS$600 的房間只有一間,餘下的只有 RS$1200 的房。雖然尚稱乾淨,但也看不出和 RS$600 的房間有什麼太大差異,只是略大一點、又不肯讓我們加床,要我們住一間 RS$600 和一間 RS$1200,又死活不肯打折。

費了好一番唇舌,最後我和蟲對於旅店這種不二價、簡直就是吃定人的態勢不滿,決定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但 Eunice 已經很累了,舟車勞頓、又背著個大背包,好不容易爬上三樓看房、現下又要下去。更何況,就算是兩間加起來 RS$1800 也不過折新台幣九百塊錢(US$28)罷了﹗

於是她悶悶的問了一聲﹕「是不是就定下來了﹖多一點的部分,我來補貼好了。」

但在蟲和我無言的行動下,俠女也只好屈服了。

同條路上隔了兩間房、又找了另外一間 hostel。這間是家庭經營的,站在櫃檯的弟弟看來淳樸。Eunice此番學乖了,讓我們上去看、她自己先在樓下等。最後是一間含衛浴的雙人房、加上一間不含衛浴的雅房,以一晚合計 RS$450 (折台幣225元,約 US$7) 成交。問了有沒有熱水,尼泊爾弟弟怯怯地笑了笑、回說沒有﹔如果需要熱水洗澡的話,他們可以幫我們燒水……但他們是用柴火煮飯的﹗

Eunice 上來看房,大約是騎虎難下的關係,最後三個文明人都莊重矜持的接受了。

但環顧旁邊架上有不知道哪任房客留下的半瓶礦泉水、還有干掉的黑色香蕉皮﹔床上的被子千瘡百孔,乾乾硬硬的、觸手還有灰塵。我對於 Eunice 心下頗有愧疚的。Eunice出國次數不知凡幾,但不是到已開發國家就是因公出差,哪裡會住過這樣的地方﹗我和蟲出於自己無謂的堅持也就罷了,但 Eunice 委實是被拖下水,某種程度上說是屈服於群眾暴力也不為過。

不過陽台的陽光正好,大家紛紛把在奇旺沒有晾乾的衣物拿出來曝曬,三人落座掏出零食、也聊了不少,一時氣氛還是挺歡樂。那天晚上大家都不願意直接接觸棉被和墊被,最後是拿出睡袋來睡﹔至於洗澡水嘛,等到吃完晚餐回房,這家人都睡了,也不好意思麻煩他們生火燒水,所以繼加德滿都後、又再度不洗澡了。天寒地凍地,刷牙洗臉後就趕快睡了。

還好這一晚的晚餐倒是吃得挺不錯,口味說的上是一路行來也算排前面的。這大概是藍毗尼讓我唯一留下好印象之處吧。

過了好幾天之後,大家提起這一晚的住宿都還是滿肚子苦水、不敢恭維。蟲說了句話﹕「那時候問 Eunice 要不要住的時候,我都不敢看她的表情。」

偉哉俠女﹗

2008年3月25日

我是傳說 I AM LEGEND (2007)


[警告﹕內文有電影版、DVD、原著劇情及結局之相關討論。如未看過本片,請自行慎重考慮。]

去年年底乍來洛城,才剛剛落腳、安頓,從汽車旅館搬到租處﹔在這個城市都還沒有認識任何人,我們去看了「我是傳說 (I AM LEGEND)」。


"My name is Robert Neville. I am a survivor living in New York City. I am broadcasting on all AM frequencies. I will be at the South Street Seaport everyday at mid-day, when the sun is highest in the sky. If you are out there...if anyone is out there... I can provide food, I can provide shelter, I can provide security. If there's anybody out there... anybody... please. You are not alone. "

廣播的男聲既孤單又渴望,得到的回應只是日復一日的寂靜。

電影的前半部是廣闊無垠的蒼涼,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類、帶著一隻狗生活在紐約市。

透過穿插的手法,從三年前的新聞報導、觀眾得知了人類研究醫藥終於獲得重大進展、發明了特效藥可治癒癌症。

這顯然是絕佳的好消息,但卻和電影開場所給予的訊息格格不入﹕
文明的繁華都傾頹在無際的荒煙漫草間,鹿群在城市的車陣中奔馳、美洲獅在市中心狩獵。所有的建築依舊鮮麗,所有的車陣仍然堵塞街頭,只是靜默無人。

凝聚在孤寂和恐懼如是之大,看到 Robert 只敢和他的狗 Sam 蜷縮在浴缸裡過夜,在錄影帶店中的假人互動、尋思如何搭訕其中一名女假人時,既感荒謬、又有悚然。

發生什麼事了﹖其他人呢﹖到底 Robert 害怕的是什麼樣的怪物﹖



然後觀眾知道了治療癌症的良方卻產生了副作用,幾乎所有人類都被感染、不能倖免,獨有一人倖存。具有免疫力的 Robert Neville巡弋在城市之中,希望能找到其他的倖存者、或是能找到良方能讓受感染者恢復正常。

觀眾跟著主角一起狩獵、採集維生,跟著他和忠心耿耿的狼犬 Sam 一起和被感染、已經失去人類理性、瘋狂嗜吃血肉的被感染者 Dark seeker廝殺。這是光與闇的戰鬥。同時,Robert試著進行人體實驗,將自己的血輸到 dark seeker身上,冀望能培養出免疫的血清,讓世界回到常軌。

電影的結局,Robert 以常見的美式英雄的激情對著追逐而來、狀似瘋狂的 Dark Seeker 大喊﹕

" I can help. I can save you. I can save everybody. "(我可以幫你﹗我可以救你、我可以救所有人﹗)

他把血清交給還倖存、帶著小孩的另外一個女子、接著玉石俱焚自爆。當這名女子終於找到其他倖存者聚集的城市時。他犧牲了自己、換來了全體人類的希望。Robert Neville 於是成為傳奇。

當答案揭曉之時,坐在電影院裡、我突然覺得這部電影讓我失望了。
於我,這從一部有史詩壯闊、百年孤寂的影像,變成了只是一片緊湊的動作片,若論刺激程度或是合理性、似乎還及不上「惡靈古堡」系列(Resident Evil)。

沒有思考能力的 dark seeker,怎麼能模仿 Robert 的陷阱捕捉他呢﹖怎能彼此溝通呢﹖怎麼能跟蹤他、有組織地衝進他的家中,讓他只好坐以待斃呢﹖

還有,再度印證、美國的房子還真不是普通地脆弱,偏偏 Robert 設的防鎖線一爆破、把自己家的房子也爆得七七八八。Dark Seeker 衝上來猛撲一陣、牆呀瓦呀就這樣解體了。這要是在台灣、哪棟不是嚴嚴實實的鋼筋水泥,日日都要通過颱風、地震的檢驗的,就算是怪物、哪裡就能讓你這樣衝進來﹗(這可是我住洛城這幾個月來的真心話﹗)

等到最後 Robert 激情的自我犧牲時,我簡直笑出聲來﹔尤其看到後來人類的繁榮景象,似乎整部片的前 150 分鐘都只是個騙局罷了。

然後日子就這樣流逝,這兩天我聽說了 DVD 版有不同的結局。

不,不只是DVD,我終於了解了原來在原著中,"I AM LEGEND"並不是以人類的視角出發。

原來,在原著中的設定,Dark Seeker 才是新的種族。就像吸血鬼之於人類只是幻想中的生物、僅僅出現在 Sci-Fi 作品裡,Robert Neville 也是個危害 Dark Seeker的世紀大魔王,就看看他實驗室裡那麼多死去的、無辜的、被捉去人體實驗失敗折磨至死的 Dark seekers 就好了﹗Robert Neville 是僅存的最後一個人類,一種只有在傳說中存在的種族,這樣的惡名遂成傳說。原著裡,被感染者除了無理性的瘋狂嗜血肉者之外,其實也有會思考、有組織計畫的新種族。這解釋了所有我在電影院裡的疑問。

啊﹗我真是太欣賞這個結局了﹗完全是人類本位的大逆轉。誰要你救了﹖誰要你 fix 這一切﹖我們就是新的種族,而你,才是滿手血腥的惡魔。

更妙的是,原著早在 50 年代就已完成,所有的吸血殭屍電影都只能算上後生晚輩罷了——這當然也包括惡靈古堡。

至於 DVD 的結局,比起電影版也真是上乘了多。Robert 頓悟原來 Dark Seeker 的首領要的只是這名女性被實驗者,當他終於了解了原來他們並不需要被解救、並不需要回復人身,鏡頭掃過掛滿牆上、死去的 Dark seeker時,一瞬間我似乎感覺到 Robert認知他的手沾滿了血腥時的失措。

最後是Robert帶著女子、還有小孩,開車往前方去。他們還是持續廣播、尋找倖存者。人類的未來、或是 Dark Seeker的未來,都還是未知、都還有希望。

但總是有點遺憾。為什麼這樣的結局、卻無可避免地在票房考量下,讓片商放棄在院線上映時採用﹖又為什麼,片商會覺得煽情的英雄自爆才是票房保證﹖

而,為什麼就算是DVD的結局,也不能走得如原著那麼遠、徹底地顛覆了人類本位的傲慢呢﹖

2008年3月21日

西藏干台灣總統大選底事﹖


圖說﹕路透社 Tibet issue big among Taiwan voters

西藏問題干台灣總統大選底事﹖

昨晚看 Bloomberg 的新聞評論,主持人和一位中國通來賓討論最近中國鎮壓西藏的問題。這位棕髮碧眼的白人中國通,一臉嚴肅地面對鏡頭,談起鎮壓西藏情勢﹕「現在消息都被封鎖,很難知道西藏實際的狀況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恐怕也會讓本週六台灣總統大選投下變數。」

台灣總統大選﹖

本來只是把 Bloomberg 當背景廣播的我,放下切肉刀,走到電視機前認真看了起來。PC第一時間聽到西藏鎮壓的問題牽連到台灣總統大選的反應是發笑、只覺得風馬牛不相及﹔我則想起我在尼泊爾聽到好幾位關心亞洲情勢的西方人將台灣和西藏類比一時湧上的荒謬感。

晚上我在 MSN 訪問了幾個不客觀不隨機抽樣的在台代表﹕

Q1:中共鎮壓西藏的問題在台灣有被新聞報導的很厲害嗎﹖
偏綠在台代表 S:「欸﹖我不知道欸。我沒在看新聞。」
偏藍在台代表 C:「還好吧。」

Q2:你覺得西藏問題對這次大選有影響嗎﹖
偏綠在台代表 S:「啊﹖」
偏藍在台代表 C:「西藏﹖為什麼和西藏有關﹖」

Q3:你覺得這次大選的結果會突然出現大逆轉嗎﹖
偏綠在台代表 S:「反正我投我的,會選上就會選上。」
偏藍在台代表 C:「319 又不是天天有。」

今天(3/21)早上看到包含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報導,紛紛表示中共鎮壓西藏的會讓本來選前看好的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的勝利蒙上陰影,而讓民進黨謝長廷陣營有機會得勝。

洛杉磯時報的標題﹕"Tibet action could backfire Taiwan"﹔
紐約時報的標題﹕"China Tensions Could Sway Vote in Taiwan"

其實我對政治是挺冷感的,尤其現在身在國外,更覺得對於台灣發生政治事件似乎沒有什麼置喙的餘地﹔但是當我看到包含CNN、路透社(Reuters)或是這些西方的中國通把中共鎮壓西藏問題視為台灣選舉大選的一大變數,頗覺奇異。

不是我對台灣新聞媒體有偏見,但我認為台灣其實根本是個關起門來只關心肚臍眼上發生什麼事的地方,各家媒體訴求的都是在地本土。國際觀﹖國際新聞都沒幾秒了談什麼國際觀﹖

鎮南宮媽祖進香路線的報導篇幅,或是馬陣營或謝陣營去廟宇搶頭香新聞版面,絶對會比中共鎮壓西藏遊行的篇幅大上好幾十倍吧﹗林志玲演赤壁大概都比西藏問題重要得多。尤其是選前前一天,哪有什麼空來播西藏,恐怕是LIVE直播兩個陣營的選前造勢大會吧﹗

看看本日(台灣時間3/22選舉當日)的奇摩首頁焦點新聞好了﹕
  • 午後恐下雨 早點投票比較好

  • 魔術胸罩 史上最大發明


  • 這像是關心西藏問題的樣子嗎﹖各位西方的媒體諸公們想太多了吧﹗

    不論是偏綠或偏藍的民眾,我從來沒聽說誰覺得台灣和西藏問題是類似或相關的﹔但反而西方世界似乎總覺得台灣和西藏很類似。一樣是中國的心腹大患、一樣是訴求獨立議題(雖然達賴喇嘛其實現在訴求的是高度自治而非獨立),而且還一樣是T開頭的地方﹔為什麼不一樣﹖

    可是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西藏大概就是高山症和風景很漂亮的地方吧。對它的認識很低,也不覺得西藏屬於中國有什麼錯(或有什麼關係)。要物傷其類也無從傷起—根本就不覺得是同類嘛﹗

    當然,如果要問台灣人對中共鎮壓西藏的感想,一定會得到「中共果然是沒有人權思想的地方、我們要譴責它﹗」這樣的政治正確性回應,但也就如此而已。

    其實說穿了,這和拿伊拉克問題來問台灣人是差不多的﹕
    「有這麼一回事。那是很遠的地方。這干我什麼事﹖」

    若論感同身受,如果今天中共鎮壓的是香港或澳門,大概台灣人的感受會深刻吧﹗台灣的焦慮常常是在兩岸三地的競爭地位,或是四小龍、甚至是東協諸國的崛起。但……西藏﹖

    反倒是在尼泊爾或印度遇到流亡海外追隨達賴喇嘛第二代,對於台灣人有微妙的同仇敵愾和親切感﹔但這恐怕也只是單向的感受罷了。

    總之今天的選舉,不管結果為何,恐怕和西藏鎮壓的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即便如此,西方媒體還是會不斷地拿雙T來類比吧﹗說起來這完全是個謬誤假設下的推理吧。

    2008年3月19日

    【尼泊爾06】佛誕地—藍毘尼

    圖說﹕尼泊爾的公車行李艙兼戶外座可是常客滿的,行進間大家還是照常在梯子上爬上爬下,或是移動挪位。坐起來滋味如何?套句蟲的說法﹕挺像 Bus Safari。

    從奇旺沒有車直接往藍毘尼(Lumbini),只能先坐巴士到Bhairhawa再轉藍毘尼。昏昏欲睡地度過五個多小時車程,在Bhairhawa下車時只覺飢餓。吃飽喝足又要上車往藍毘尼去,據聞車程一小時許。

    「要不要試試看坐車頂?」蟲突然發言。
    「咦?」Eunice和我都略吃一驚。
    「這段車程可能是在尼泊爾唯一的短程車程了喔!」蟲又說。
    「唔!好像有理!…那我們就上吧!」我率先同意。
    「你們是認真的嗎?……好吧,上就上!」Eunice也不甘示弱。

    所以我們就跟著我們的大背包,一起爬上了公車的車頂。

    坐在車頂的確是種特別的體驗,可說是無限觀景特艙;打從去印度看到車頂可掛人的奇景時就一直很想試試。但我身邊不久就出現一台腳踏車,然後是一袋米,接著是一根通馬桶的活塞;正覺得自己和貨物是同個等級時,上了一群尼泊爾男人、身手矯健地就定位,其中兩人就坐在我的正前方,擋住了我的視野。但我也不敢上前,我們坐的地方還有鐵架,他倆卻是坐在光滑的車頭鐵皮上,總覺得若有顛簸、會從車頂掉下吧?眼看尼泊爾諸男一個個身手矯健,咱這台灣女子不禁也以大背包為墊、鬆開緊緊抓住車頂鐵架的手,權充悠哉。

    車子終於開動了。我們將往藍毘尼去。

    世界四大佛跡分別是佛誕地藍毘尼 (Lumbini)、釋迦牟尼世尊成道地菩提迦耶 (Bodhgaya)、佛陀初轉法輪之地鹿野苑 (Sarnath),以及最後涅盤處居師那迦 (Kushinagar)。除了藍毘尼位於尼泊爾之外,其他三處都在印度。

    小時後聽說佛陀誕生的時候是充滿傳奇的﹕摩耶夫人白象入胎,在藍毘尼的菩提樹下自脅下產下悉達多太子。太子出生時,有甘泉湧出、又有天龍趕來吐出一冷一熱銀練似的淨水,悉達多腳踩七步、步步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大約只要是聖賢出生,不論真假、日後傳說裡總是有種種瑞相。悉達多最後悟道成了佛陀,開創佛教、影響至深。

    不過若是屏除「佛陀」的身分,我在看星雲法師所著「釋迦牟尼佛傳」的時候,常常都覺得這主角真是個小屁孩,處處得了便宜還賣乖,所作所為讓親人傷心至深。比方說他的父親淨飯王為了讓悉達多感受世間的美好,令美貌女子盛裝終日吹奏音樂、日夜不輟﹔終於最後宮女們累了,或坐或臥地睡著了。悉達多一見,只覺眾女睡相或如剛處決的囚犯、或如上了絞刑,或磨牙、或流涕涎,種種醜態讓太子感悟這世間萬般虛假,星夜出城求道﹔從此一去不回頭,出家、得道、傳法、涅盤。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委實讓我心中不能接受,這些宮女也是辛辛苦苦為了你太子裝扮、演奏,可說是兢兢業業、超時工作,最後還被這麼輕嫌﹗後來大臣勸悉達多的話語我也覺得句句在理,反而是悉達多心意已決、毫不動搖的理由讓我覺得牽強,更覺他的剛強無情。

    這麼說來,我想我大概是個塵緣深重的人吧﹔雙腳牢牢地踩在現實之中,對於形而上的理論缺乏奉獻的熱情,總之不可能會成為宗教領袖的那種人。但其實不論佛傳事蹟,從小到大也多少看了些佛經或是相關的釋義,頗受啟迪﹔許多佛教思想其實早根植於思想之中了吧,三大宗教中對於佛教的認同還是最高的。

    但既然對於釋迦牟尼世尊的生平興趣不高,到了藍毘尼也就很難融入情境。眼見進進出出多是信眾,也有不少一看而知來自台灣的師父們,觀光客者稀。


    當初據說是釋迦牟尼世尊出生的菩提樹香火鼎盛,經幡重重圍繞,有一僧傍著一佛像整理,像前香火點點。我觀察許久,還是不敢趨前照相,既怕驚擾了他、又擔心還有小費要付。但想想照相不過是種「我執」,其實去除了也無所謂,也就罷了。

    又見一紅色建築,入內才知這裡原來是考古學家發堀出 mark stone、認定是世尊實際真正誕生之地。我抬頭看看菩提產子石刻、低頭見一灰黑小石,也覺無什特殊,卻看旁人一拜一叩首、竟是一路行大禮入內的。自覺心中所思似乎無禮、又對此地有所僭越,於是草草看過、匆匆走出。建築旁有一石柱,據云為阿育王慕佛誕地所立。只覺柱身不高,表面雕刻也已殘缺。

    舉目綜覽,只見週遭青草如茵,有許多團體冥思靜坐。Eunice 也已尋一地閉目靜坐、不知是否有所啟發﹖

    我抬眼看去,又見夕陽西下、經幡在風中啪啪作響。種種世俗的想法湧上心頭﹕晚上住宿沒有熱水,看來今天洗不得澡了﹗又覺飢腸轆轆,等會兒出園去,可要盡早覓食得好﹗

    治打嗝的妙方

    晚餐過後,不知為何我打起嗝來﹕「呃」、「呃」、「呃」之聲不斷,其實是很讓人困擾的。於是帶著這「呃…呃…呃…」之聲洗葡萄,又繼續一邊「呃…呃…呃…」地上網。

    正自無計可施之際,PC突然從他的筆記型電腦後探出頭來,說道﹕

    「其實我發現你每次打嗝的間隔都是有規律性的。如果平均打嗝週期是λ,則兩次打嗝的時間會是exponential distribution﹔每次打嗝或不打嗝的 distribution 是 Poisson distribution。」

    這話聽得我真是滿臉斜線,彷彿頭頂有隻烏鴉「嘎嘎嘎」地飛過,又如秋風從我身邊咻地一聲吹落一片落葉、還打了一個旋兒。

    這是一個匹夫匹婦茶餘飯後該出現的對話嗎﹖

    大約是我受到過大的驚嚇及湧起了萬分無奈,打嗝竟然就這樣的治好了……。真是讓人無言的結局啊﹗

    (註﹕Poisson distribution /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都是機率分配裡的東西。正常人過的生活是不需要了解的﹗)

    2008年3月16日

    美好的一天


    圖說﹕超級無敵好吃的起司蛋糕,口感綿密紮實。我何其有幸,能吃到這麼好吃的起司蛋糕呀﹗(暈)聽說此地某高級餐廳也是選用同家品牌,一小片要價七塊錢美金呢。可是到COSTCO買,只用十塊錢出頭就可以買一個九吋蛋糕回家喔。

    今天(3/15)是美好的一天。

    但今天是許多的過去累積而成,該從哪時候開始說起呢﹖

    也許是上個禮拜我們終於買了車﹔上個週末我們拜訪了二姐家,並和從台灣來的三姐一起共度,更吃了她們巧手製作的鳳梨酥、以及人間美味的的起司蛋糕。這美好還和昨天去買了一本Lonely Planet:California,晚上還去逛了COSTCO有關。

    所以今天到底有多美好呢﹖

    警告﹕以下文字不適合生性急躁、不耐瑣碎之人閱讀。

    以下就是流水帳報導﹕(其實這篇是繼上次我的洛城作息後最新週末版﹗)

    10:30AM-11:00AM
    起床盥洗。吃了PC手做的愛心花生土司。(樂)

    11:00AM-03:00PM
    我在看 Lawrence Block:"Tanner's Tighers"
    PC在看網路上的漫畫

    03:00PM-03:30PM
    PC覺得肚子餓。於是全家全數投票全數通過、決議本日有午茶時間。
    開始磨咖啡豆、煮咖啡、打奶泡。
    話說此咖啡豆來自星巴克(Starbucks),買了之後再也沒上過星巴克了。

    03:30PM-04:30PM
    掏出前一天在COSTCO買的宇宙無敵好吃的起司蛋糕,配上熱騰騰咖啡…HAPPY HOUR﹗


    04:30PM-07:00PM
    Sci-Fi 頻道正在播吸血鬼大開殺戒的故事。
    我的NB中了一堆木馬,PC負責檢修--最後是重灌系統……
    於是我用PC的電腦上網用 priceline 訂了下週一、週二兩晚 Las Vegas 的住宿…(下週放春假﹗所以我們要進行三天的賭城之旅﹗)
    繼續快樂地研究 Lonely Planet、以及 Las Vegas 相關行程…

    07:00PM-07:30PM
    COSTCO精選牛排上桌﹗另備大黃瓜燉排骨清湯(忘記照了)。


    07:30PM-08:30PM
    快樂晚餐﹕COSTCO的牛排果然鮮美多汁。 自己都為自己的廚藝(誤)感到莫名地感動與讚嘆﹗


    08:30PM-09:30PM
    洗葡萄和類桑椹之黑色不明果實。
    來加州我最愛的水果就是葡萄啦﹗價格便宜又好吃,之前Ralphs特價時一磅 $0.79,折台幣一斤差不多32塊錢。我天天都拿來當零食吃,吃得可高興了。


    10:00PM-11:00PM
    換我開始重新安裝程式…
    PC手癢難耐地把他自己的電腦也重灌成 VISTA… (太無聊了吧﹗)

    把黑色不明果實放入嘴裡時、驚覺這根本就是黑莓﹗
    美國大受歡迎的智慧型手機「黑莓機」的那種黑莓啊…。


    11:30PM-
    我的電腦終於OK啦,開始繼續我的 BLOGGING 行程…
    PC仍然繼續裝他的電腦系統。(他到底為什麼要重裝啊﹖無解。)

    結論是,所謂美好的一日、其實是關在家裡吃吃吃的一天吧﹗(爆) 不過聽說3/15是日本的白色情人節是吧﹖既然情人節沒慶祝,那今天就權充情人節囉﹗

    情人節快樂﹗

    2008年3月15日

    七月換新殼

    圖說﹕當初帶著二大二中的皮箱、肩背一個登山背包、手提兩個筆記型電腦提袋,搬進我們現居。馬上又要搬家了﹗東西可多了不少。

    從搬進我們現在住處的第一天起,就念茲在茲地想著找個便宜一點的住處。但說歸說,因為租約到七月底才會到期,所以也沒真的積極地尋找新殼。

    這天W君和女友J君來借用廚房,順道聊了些找房子的甘苦談﹔他們苦口婆心地提醒了我這隻手腳慢半拍的寄居蟹,五月以前就該把好房子都租下來了﹗很多新生或來唸語言學校的學生,在暑假就來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

    於是也隨口拜託W君和J君,請他們若是看到合意的房子也通知我們一下。沒想到他們果然動作迅速、劍及履及,隔兩天就找到合適的Studio,順道問我有無興趣看看同棟其他房間,

    當天看屋、簽約。

    所以七月底我們要搬家啦﹗仍然住在同條街上,改成住具廚房、浴室的套房。含水、瓦斯、車位月租九百五十。此房屋管理公司和現居也是同個集團,不過housing manager是個年輕人,和氣得多。

    有趣的是,和我一起去看屋時,W君巧遇台灣同學,兩人就高高興興地用中文交談起來﹔隔一小時我去簽約,剛好J君的學姊S也想找房子,我們三人一起看屋時,又巧遇J君的學姊,當下又是一陣台式中文。 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在台灣嗎﹖

    突然之間,覺得這好像是個可以打開窗戶就借到醬油的地方耶﹗搞不好中秋節還可以相約在中庭烤肉BBQ、月圓人團圓一番呢………。(汗)


    圖說﹕七月以後要遷入的新居外觀....說穿了也就是鴿子籠罷啦﹗它還附了一個迷你的游泳池呢。

    圖說﹕七月以後要遷入的新居平面圖 (差不多就是我們現居少掉一個臥室就是了)。

    2008年3月13日

    【尼泊爾05】奇旺叢林夜話(終)—政府與人民


    圖說︰一月的奇旺委實寒風凜冽,我們多數不願上臨水的Bar聊天。於是常常只有雪巴嚮導及他的英國客戶,或有園方在這裡深談。閒聊還是談生意,就不得而知囉。

    「政府?」他笑,帶著點不屑︰「我從不指望他們能做什麼!」
    在營火旁遇到兩個英國男子帶著一位雪巴嚮導;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慕名已久的雪巴人(Sherpa)。

    英國人原在英國海軍服務三十餘年,退役後和妻子開了一間專營組織青少年寒暑期海外冒險活動的公司,其經營業務就我的理解大約就像是我那個年代的救國團一樣。當年的救國團開的活動最受歡迎的就是戰鬥營、溪阿縱走、登雪山等等,總之都是些讓人激發熱血青春、順帶測試可以忍受幾天流汗不洗澡的活動就是;末了難免會有離情依依的燭光營火晚會,兼之促成幾對難分難捨的年少情侶。我記得我第一次從跳傘塔跳下,還有匍伏前進、單索突擊吊橋等等,就是在屏東參加「虎嘯戰鬥營」,那時還碰上颱風哩。

    救國團現在不流行了。這年頭寒暑假誰要上百岳流汗不洗澡呢?或是沒事付錢讓人當值星官吆喝?拿錢當兵尚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又何苦付錢去體驗戰鬥營滋味呢?!參加遊學團恐怕還是比較常見的寒暑假活動吧。

    但這樣的寒暑假活動看來在英國還算流行,更甚者還著重在「海外冒險」,訴求「讓孩子開拓國際觀、體驗他國文化」。英國人的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此行是來探勘新路線、談合作案——這聽起來倒是我很願意從事的工作,可惜我對帶一群青少年就毫無興趣了。除了年紀較大的這位是創辦人,另一位則是他公司裡的帶團老師。

    雪巴嚮導英文甚溜、也頗為健談,聽他說話也甚感輕鬆。但當大家談話內容漸漸從上喜瑪拉雅基地營路線應如何如何、轉為比較一般性尼泊爾的現況時,很容易感受到雪巴嚮導對政府的不信任;偏偏既無力改變現狀、或是干涉政府當如何該如何,乾脆專心致力於自我生活的改善算了。

    這讓我想到洛桑(見前文僕僕風塵)。而在往後的旅程中,不論碰到的是高山嚮導、茶店主人、或是旅館老闆,對於政府的不信任、對政治的無力感,乃至麻木漠然,似乎是和尼泊爾人聊到時局最普遍的印象。張愛玲說的︰「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淡漠。」話說的若不是愛情,即便對於其他萬般萬物也是適用的。

    我常常在想,對於百姓而言,對於政府的期待是什麼?不過就是讓「我」生活得更好嗎?如果政府的存在,對於「我」而言,生活不但沒有更好、反而更糟,那「我」要這個政府做什麼呢?

    那為什麼這世界上又有這麼多的烈士為了虛無縹緲的理念、宗教、民族獨立、或是追求其他抽象的概念,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呢?如五四青年的激昂、如天安門廣場的熱血、如巴勒斯坦(Palestine)與以色列(Israel)的衝突矛盾、或者又如新近宣稱獨立的科索沃(Kosovo)……這個名單可以不斷地寫下去,因為過去與現在有太多太多的例子,未來也不會少過。

    是否這是因為個人在現實社會中受到壓迫,覺得不快樂;同時有個組織或政權,允諾給予一個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一個美好的未來呢?這樣的美好與光明燦爛,甚至可以掩蓋了追求過程中的血腥暴力、或是飢寒交迫,可以讓人無視於種種清醒的瘋狂,置身在狂烈的氣氛中,慷慨激昂。但是,本該是讓「我」過得更好的政府,卻讓「我」為了一個虛無縹緲、不知是否會發生的未來,反而讓「我」過得更差。為什麼「我」要愛這個政府呢?

    羊是不知道國界的。羊只知道哪裡有水草就往哪裡去。勞倫斯˙布落克(Lawrence Block)在譚納的十二體操金釵(Tanner's Twelve Swingers)裡這麼說。

    但話又說回來,若人人都是順民,如若不滿,也只以一種麻木不仁的姿態在心中對抗政府,有許多歷史的變化還會發生嗎?

    「毛派不是也加入政府了嗎?應該會越來越好吧?」
    「誰知道!大選已經延了幾次,這次也不知道能選得成選不成。」
    雪巴嚮導撥了撥火、不甚經意地,顯然對這樣的話題失去深談的興趣。

    2008 台灣應材文藝季登場

    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又開始了。每年到了此時,就不免會有種歲月匆匆的感受。屈指算來,自2003的吳哥文化以降,我也參加應材文藝季講座有幾年的歷史了。

    雖然今年我無緣參加,恐怕之後也都很難參加了。但還是公佈一下今年講題的時間地點,有機會可以去參加!

    這次我個人會比較期待劉岠渭教授的講座欸。一來是因為場地關係——對了,今年不在清大或交大,而在我個人頗不欣賞園區管理局活動中心禮堂——再來就是我對梵谷實在沒什麼愛啊!

    至於台積電心築藝術季一如往常、我還是找不到他們的活動網頁——關於這一點我一直很不解,把這個活動放在台積電網站裡的文教基金會首頁是有什麼困難嗎?每年都在新竹的街頭插了滿滿的旗幟,真要上網搜尋它的活動網頁,怎麼樣也找不到。反正今年橫豎不能參加,找不到也罷。

    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講題的時間地點如下︰


    ◎2008 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美術史講座
    遇見印象派大師梵谷——不朽生命的躍動
    主講:蔣勳(詩人,畫家)
    活動日期:3/15、3/22、3/29、4/5 (六) 14:00~17:00,計4場
    活動地點:科學園區管理局活動中心禮堂(新竹市新安路2號)
    講座內容:
    梵谷、荷蘭、神學與社會主義 3/15(六) 14:00~17:00
    1886,巴黎、新印象主義、浮世繪 3/22 (六) 14:00~17:00
    1888,阿爾、向日葵、高更 3/29 (六) 14:00~17:00
    1889,自畫像與生命最後的春天 4/05 (六) 14:00~17:00

    ◎ 2008 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歌劇講座
    聽見歌劇大師普契尼——詠嘆愛情的傳奇
    主講:劉岠渭 /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
    活動日期:5/17、5/24、5/31 (六) 14:00~17:00,計3場
    活動地點:國立交通大學活動中心2樓演藝廳(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今夜星光燦爛── 《托斯卡》 5/17 14:00~17:00
    異國苦戀的悲歌──《蝴蝶夫人》 5/24 14:00~17:00
    公主夜未眠──《杜蘭朵公主》 5/31 14:00~17:00

    2008年3月11日

    Big Mac 到 IKEA

    圖說 ︰從IKEA買回的扶手搖椅。現在通常坐在上面看電視看小說,搖著搖著就突發奇想,搖出了這篇網誌來了。

    大麥克理論 (Big Mac Index) 是經濟學人雜誌 (Economist) 1986年首度提出來衡量購買力與匯率的簡易指標。這個指標的邏輯是這樣的︰

    1. 麥當勞(McDonald’s)在全球120個國家所售的大麥克(Big Mac)都是標準作業產出,因此在各國的每個大麥克都可以假設是相同的質量。

    2. 既然商品相同,成本假設相同。因此如果售價不同,是因為匯率的影響。
    於是以此逆推,則可得出購買力指數(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以2007/07/05資料來說,Big Mac在美國售價$3.41,於台灣售價NT$75(當時匯率為$32.8,相當於US$2.29),計算可得︰
    1. PPP=NT$75/US$3.41=22 (此數值可被視為相同購買力下的「理想」匯率)
    2. 22/32.8=0.67。此時可言、台幣對美元匯率被低估達33%。

    也許是因為2008年的美元走軟過鉅又過急,我在經濟學人網站上只看到截至2007年年中的Big Mac Index。

    大麥克指數雖不嚴謹,但簡明易懂,亦富參考性。但是如果深一層想,一個全球化企業要如何定價同樣的商品?這可不是僅僅只是產品的製作或運銷成本而已,還牽涉到行銷定位問題。

    每次到別的國家旅行,我都很喜歡觀察麥當勞。其實麥當勞雖號稱標準化作業流程,但不免還是會展現出各國差異;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台灣麥當勞也賣米漢堡、而印度麥當勞則根本沒有大麥克——印度的麥當勞只提供麥香雞和素食口味——畢竟印度教徒不吃牛、而回教徒不吃豬,最安全的選擇就是雞和蔬菜了。以前去紐西蘭還吃過KIWI BURGER呢!——當然,KIWI BURGER不是拿紐西蘭國鳥KIWI BIRD來料理的就是了。

    一般來說,在台灣吃麥當勞、大概不會是一般人天天外食的選擇。吃個自助餐便當也許六七十塊錢新台幣,但是吃麥當勞就肯定是一百出頭;但也算不上昂貴,學生約在麥當勞聚會挺平常。至於在印度吃麥當勞,則完全是個貴族的享受︰有侍者站在門口替客戶拉開大門,走進後彷彿PUB的設計、燈光閃爍橙色、紫色,至於坐在裡面的印度男女,多半年輕、氣質穿著感覺社經地位不差。至於在美國呢?顯然,麥當勞是非常便宜了。麥當勞在不同國家的品牌形象是不一樣的。同樣一個Big Mac,吃在不同國家的人嘴裡,就有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初來洛城時,總免不了採買基本傢俬。美國賣家具家飾哪裡還少了?隨手數來就有Home Depot、Lowe’s等等,就說Wal-Mart、COSTCO 這類量販店,也多少賣桌啊椅的。留學生們最喜歡的莫過於去 IKEA,蓋其便宜、品項又齊,可是一般對IKEA卻也都有「品質不佳」的印象。如果觀察逛 IKEA 的人,各種人種、年紀都有。

    IKEA賣的東西,定價和台灣IKEA也相去不遠,但普遍台灣人不至於把IKEA當成「廉價品」吧!它的定位我倒覺得比較像是”Affordable Luxury”——有一點設計感,價格雖然略高,但還可以接受;比起設計感高又精緻的名牌,則價格又有親和力。因之,IKEA的客戶群比較年輕,願意為了「漂亮」多付出一點代價。相較之下,精打細算、講求家具品質勝於設計,或是就是要買廉價家具者,多半還是喜歡去傳統家具賣場。

    或如前文(參見尋回行動力)提過的 BMW Z4 3.0L,在台灣比起 TOYOTA CAMRY LE 2.4L 天差地遠、不可同日而語,約是台幣310萬豪華高級車和台幣100萬的較一般略好的車差別;但在美國只是四萬多美金和兩萬美金的差異,約是台幣150萬較一般略好的車和台幣75萬家庭用車的差別。當初我買小六(PEUGEOT 206)時,是有那麼點都會雅痞、小資情調的——花個五六十萬買台漂亮的 1.4L 小車?如講求經濟時惠,遠不如去買台Ford Activa 1.6L的車,總共才台幣49萬9呢。可是到了西班牙時一看,滿坑滿股都是小六、路邊的二手車行價格甚低,儼然國民代步車——那真是一個幻滅啊!對我的一個打擊有多大就別提了。相對來說,因歐元漲了不少,現在台灣小六的定價反而還要更貴呢,願意去買這台車,是不是又顯得更雅痞、更小資了呢。

    一個產品全球化時,到底它的行銷定位應該要如何呢?是採行統一定價,在美國是平價貨、到了印度卻搖身成為精品好呢?還是統一定位,因應各個國家不同而調整售價?

    折衷也許可行之道:價格維持在某個區間之內,再做調整。如此一來,大麥克指數用到的幾個變數是不是也許可以反過來說,其實匯率反映市場現值、可以視為合理匯率;售價的高低,除了反映各國製作產銷成本的差異,還有很多是在行銷定位的差異化呢!

    2008年3月10日

    【尼泊爾04】奇旺叢林夜話(2)—“It Costs Nothing!”

    圖說︰在奇旺的叢林裡,我們圍著營火閒聊。園區養的貓不請自來,挨著暖爐正好眠。

    “It costs nothing!”

    我聽著黑暗中傳來的話,不禁無聲地笑了起來。火光掩映中、說話的人興高采烈,語氣也是飛揚地。當時我正極力介紹台灣的好,正說到了台北到香港之間的機票、特價時只有200到250美金上下。然後,我就聽到了這句話︰”It costs nothing!”

    心中百感雜陳,雖然香港到台北的機票我不覺昂貴,但也決計不至於有此反應,彷彿不用錢似的。

    在奇旺,我們遇到了來自丹麥的皮爾。

    皮爾這時已經在亞洲旅行四個月了。一月初在印度德里(Delhi)和他的父母會合,繼續帶著父母一家三口旅行尼泊爾,加德滿都、波卡拉、然後來到了奇旺。離開奇旺後,他們返回加得滿都、回德里,接著到瓦拉納西(Varanasi)、阿格拉(Agra)看看泰姬瑪哈陵(Taj Mahal),二月經德里回丹麥。

    不禁對皮爾另眼相看。雖然個性幽默有趣、好奇心旺盛,也像個大頑童似的,但他年紀可不小了呢……一個四十五歲的中年西方男子自己帶著七十歲的父母一起到尼泊爾自助旅行?

    我自己想想,覺得很難想像帶長輩來尼泊爾自助旅行;又覺似乎台灣的長者恐怕對於來這窮鄉僻壤自助旅行恐怕也興趣缺缺吧?難道這也是文化差異嗎?開發中、或甫脫離開發中國家的人總是嚮往已開發國家如歐美、日本,而已開發國家的居民反倒寧可到低物價國家、同時享受異國風情?

    皮爾的父母英文似乎不太順溜。但食物無國界,他們對於台灣零食如話梅、七七乳加巧克力非常欣賞;皮爾的母親尤愛芥茉豆,一口接一口、越吃越順口。人說「老小老小」,我們帶著的這一大包零食,和小朋友交心、也能和長輩同樂呢!

    皮爾去過的國家不少,歐洲那自是不消說,亞洲來講,光是尼泊爾就來了五六回,更去過中國、西藏、蒙古、日本、泰國、柬埔寨、印度、越南、…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聽他一會兒說在聖母峰基地營高山症發作又差點凍死的經驗、一會兒說在南非看到獅子、一會兒感嘆起日本的膠囊旅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終於忍不住問他︰

    「這樣一年到頭旅行,對工作或生活不會有影響嗎?」
    「嗯,因為我的慾望很小。很多丹麥人想要有大房子、大車子、大家庭,這些我都不需要。我只在哥本哈根有一個小小的公寓而已。……所以我不願意當心理醫生,因為心理醫生和客戶是一對一的長期關係;我寧可去公立精神醫院排班當契約人員,一個小時二十塊錢歐元就好。」
    「二十塊錢歐元?」快速地換算一下,那是九百多塊錢台幣了。這時薪和台灣一般工作的日薪差不多了吧!
    「我這在丹麥算是低收入,稅務是最低稅率。」
    「這樣還是低收入?那一般的稅率起跳是多少?」
    「30%左右。啊,如果我當心理醫生的諮詢費用一個小時是差不多兩百塊錢歐元的。」

    突然之間我想起了很多人喜歡說歐洲人如何懂得平衡工作與生活,說歐洲人一年休假一個月,說台灣人不應該整天忙碌、應該要學著像法國人去享受蔚藍海岸的陽光,享受生活。

    如果你生活在全世界生活消費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如丹麥,就算一個小時時薪只有二十歐元,要過著工作八個月、去亞洲休假四個月的生活,那也是不成問題。 “It Costs Nothing!”——更何況,歐盟國家的護照幾乎全世界通行無阻;想出發就出發。追求生活品質、平衡休假與生活不是天經地義嗎?稅率雖高,但看病上學都有政府補助;失業率又低,要旅行就旅行、回來之後馬上就有工作。

    但是如果你是個台灣人,一天日薪合算起來一千塊台幣打發,拿著處處要簽證的台灣護照,要去東南亞那是容易。但如不願去那些「落後地方」、只嚮往去英倫歐陸,對著一餐三十塊歐元的帳單甚感心痛、更不情願掏出那15%-20%的小費……其實一年休假四個月的生活,是負擔不起的。

    若你是個尼泊爾人,生在一個一年人均GDP只有240美元、排在全球國家第167名的國家呢?生活基本溫飽尚且難以顧及,「平衡工作與生活」?連奢想的權利都沒有吧。

    如同我們的邀請他來台灣一般熱烈,皮爾也殷殷邀請我們到他的國家旅行。我只是笑笑,對他說︰「我當然想去北歐囉!不過也許要很久以後吧?……對我來說,太貴了,我現在還負擔不起。」

    補述︰
    回台之後和皮爾偶有連絡。他回丹麥後一個星期做四休三。接著2008年4月要去敘利亞、6月安排去希臘(Greece)散心—因為只有一兩個禮拜,稱不上旅行;八月要到拉斯維加斯(Las Vegas),十月要去阿根廷(Argentina)一個月、接著再去巴西(Brazil)三個星期。而且他已經即知即行、安排了2009年到台灣之旅了!

    我也只能瞠目結舌、搖頭嘆笑。國界對他而言彷彿只是從這個村走到那個里罷了。但,這卻不是我能負擔的生活方式啊;更別說,持台灣護照要辦阿根廷簽證又有多難了!

    2008年3月9日

    從二到三︰部落格改版了!

    部落格改版了。

    因為之前一時輕率、用了別的乍看之下簡潔漂亮的 Template,原先的部份資料、和改好的Javascripts & widget都流失了,原來還是有沒備份的到哪。

    一氣之下,乾脆自己手工打造,參考了網路上的一些資源,從兩欄式變成三欄,又把之前消失或無效的功能再一個個回復。原來,從二要變成三,不僅僅是加一這麼簡單啊。 總共也花了兩天左右。

    總之這次改版這是累死我也。以後、千萬千萬不會再愛上別人的 Template 了!果然一經選用之後、不宜擅改,免得造成莫大的悔恨啊。


    我對圖形後製的技巧一向拙劣,Banner 部分一直很難調到滿意的大小;正巧看到網路上 Marco Symphony 發表了數個 Banner均甚精美,其中夜景也很符合當初取名「天際線」的意象(見部落格一二事一文),於是作為自己的Banner。不敢掠美,在這裡也特別解釋一下。

    本日開始日光節約時間,往前調整一小時,也挺適合一個部落格展現新氣象哪。

    2008年3月7日

    尋回行動力

    圖說︰我的第一台愛車小六(PEUGEOT 206)。我的車是1.4L淺藍色的,略有不同。因為已經賣了、來不及留下照片,只好拿車訊的照片充數囉。看了這篇評論才知道206竟然在台灣捲土重來,和它的下一款207一起銷售呢。

    鐺!鐺!鐺!
    二零零八年開春最大盛事,莫過於我們終於晉升為有車階級了。從此總算有行動力了!

    來美之前總聽許多人說比起台灣,美國買車便宜、開車方便。

    這樣的說法也不能說錯,但根據觀察,其實會讓人覺得「真是太划算了!」的車種多半還是台灣所謂「高級車」,如雙 B 汽車在美國價格大概只有台灣的一半、Volkswagen 回歸國民車定位、保時捷(Porsche)的廣告會出現在電視上——這說來離奇,但我第一次看到保時捷的廣告是很感驚奇的;蓋此品牌在台灣屬於金字塔頂端又頂端的消費群,既是小眾、又走私密精品路線,不需要在電視上做廣告也。

    舉例說明好了︰根據KBB上的參考價格,一台 2008 BMW Z4 3.0si 3.0L 的兩門敞篷跑車,未稅價格約在美金四萬到四萬五;稅金各州各地都有不同,但以 8.5% 計算稅金約略要加上接近四千美金。所以,這輛車完稅價大約不到五萬美金。

    五萬美金!這也不過就是折台幣約 150 萬吧!以台灣目前狀況來說,任何一台不錯、排氣量和馬力稍微高一些的歐洲車都至少站上 200 萬台幣關卡。 BMW Z4 這台車在台灣要賣多少呢?根據 2007 年的資料,售價約是 310 萬。差距除了在歐元高漲〈但這一點在美國應該也一樣適用〉、雙B品牌崇尚的迷思外,最大的原因還是台灣課了相當高的關稅。

    所以對於那些喜歡好車的人,來美購車、開車真是莫大福音啊。

    但若論到 TOYOTA、HONDA 這種日系代步車,價格和台灣就差不了太多了;一台 2008 TOYOTA CAMRY LE 2.4L 的新車要價約在美金兩萬至兩萬二上下,完稅價加個兩千很夠意思—如此折合台幣約在 70~75 萬之間。這台車在台灣似乎要 2008 下半年才會上市,市場預估定價落在 90~100 萬。

    如此看來,似乎並沒有便宜多少啊;和買雙B的車主其爽度差之不可以毫釐計哪。

    既然如此,莫非我們真去買了一台「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買到賺到」的高級車如雙B或是保時捷?

    非也非也。我個人雖然當初一看到 BMW Z4 的廣告就深深入迷,但身為一無恆產二無收入三如飄萍的外國人,我們最後買的是一台 2006 TOYOTA CAMRY LE 2.4L 二手車。

    雖然我在台灣是個強烈崇尚視覺系的人—會買小六就可以看出來了—總覺得 TOYOTA 的車型設計欠缺特色、讓人無法留下深刻印象;但身為一無恆產二無收入三如飄萍的外國人,好用實際性價比高才是最重要的。而且 TOYOTA 二手車市場也熱絡得很,將來要賣車保值性應該相對抗跌。此車里程僅有 16800 哩,車況又佳,我也覺得很滿意呢。

    更令人意外的是,原車主竟然是我大學同校同系差我一屆的學妹!真是太巧了。畢業後走的路和同學漸行漸遠,投身的產業幾乎沒什麼以前的學長姐、學弟妹;沒想到竟然到了洛杉磯反而他鄉遇故知了。人世間的緣分果然奇妙啊!

    2008年3月6日

    從房貸看美國

    我們住處附近有個房子已經掛上「FOR SALE」挺久了,每次經過總免不了要打量一番。此屋屋瓦破爛、庭院荒蕪,窗戶早已被打破、大門被木板釘死,多半是房屋仲介為了避免遊民入住所為;一派無人景象、倒挺有幾分陰森森的鬼屋感受。經過總是挺懷疑,這樣的賣相會好嗎?

    美國經濟因次貸風暴一片愁雲慘霧,每每看Bloomberg會錯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這場次貸風暴的導火線我不是很清楚,但現在已經成了鷄生蛋、蛋生鷄的循環了。

    次貸風暴越演越烈,造成經濟衰退、房價大幅滑落,更使得許多屋主手上持有的房地產價值低於房貸,更不願意付房貸,乾脆讓銀行拍賣得了。許多銀行當初為了避險,將房屋的抵押債權賣給 Freddie Mae 或是Fannie Mae這類公司,這些公司買了抵押債權之後、將幾個抵押權重新包裝整理,變成證券形式(“mortgage-backed security”),在拿到金融市場出售。既然源頭都出了問題,一連串包含Freddie Mae或Fannie Mae、或是後續購買這些債券的金融機構都受到影響。除了大家質疑 Freddie Mae或Fannie Mae能不能撐得下去,花旗集團(Citi Group)也公佈鉅額虧損,今天更宣布要裁減房貸放款業務。於是在這樣的悲觀氣氛中,房屋拋售、拍賣越多,於是衰退又更嚴重。

    這是不是也算得上是長鞭效應啊?

    加州過去幾年房價漲得厲害,此次風暴危害尤烈。專家學者紛紛討論屋主離開家園的可能性;如欲購產,這期間倒是良機,可惜我們一無恆產二無固定收入、屬於高風險群、難以貸款的外國人,真是可惜了。

    對照最近台股欣欣向榮、一片歡欣鼓舞的氣氛,真是一般股市兩樣情啊。我都覺得快人格分裂了,早上和晚上好像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啊!

    美國這些房貸業者對一般房貸如臨大敵,但這陣子倒是看到不少 Reverse Mortgage 的廣告強力播送。此種房貸︰

  • 針對62歲〈含〉以上的銀髮族屋主,

  • 不需要提供收入、資產、信用要求,

  • 將房地產抵押後,每月可拿到由承貸業者提供的一筆錢,

  • 直到將房屋過戶轉讓、永久搬離、或是過世為止。此時需將之前每月所收到的累計金額返還,或是承貸業者主張抵押權。


  • 也許是以前在台灣未曾關心,但我印象中台灣似乎沒有這樣的反轉房貸?

    這也許和國情也有關吧?我個人總覺這類產品的推出,很可以看出美國人對於「養兒防老」並不期望、靠自己的資產在世時多拿點養老金才是真的;資產要留給子孫的想法也很淡薄,死了之後,兩眼一閉、兩腿一伸,誰管這房子是被拍賣了、還是兒孫要再另外付一筆錢哪?除此之外,因為房屋已經抵押,等於多了債務,比起單純持有這筆房地產來說,屋主要繳的稅也可減免不少。越看越覺得這對房屋所有人好處多多哪。

    只是,這和台灣要「立家業以傳子孫」的觀念可差得遠了呢!反倒是極明顯的「債留子孫」呢。

    這幾日住處附近的房屋「FOR SALE」的牌子終於被拆掉了。換來的是進進出出的工人,操著西班牙語整修屋頂、改建內室。我還是極帶興味地觀察,就不知道這屋子之後是要自住呢?還是要出租?但附近少了個「鬼屋」總是好啊!


    好萊塢一日遊

    對照紐約、號稱全美地鐵最密集的城市,洛杉磯則擁有全美密度最高的高速公路。「居住於洛城,沒有車等於沒有腳。」——此語一出、知情者一般都是點頭微笑,空氣中會有隱隱默契流動。

    但其實洛杉磯也是有大眾運輸系統的……不但有公車,也有捷運!


    美國今年的總統紀念日是在二月十八日,湊巧是我返美的第二天。

    蓋此總統紀念日說來也極有意思,並非固定的時間、而是二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屬於聯邦紀念日。原來是二月二十二日是華盛頓生日。既是開國元首嘛,其生日定為聯邦節日也甚為合理;1968年時,國會通過「星期一節日法案」(“the Monday Holidays Act”),將華盛頓紀念日搬到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同時間有個提案建議將華盛頓紀念日改為總統紀念日,同時紀念林肯總統的生日(2/12),但並未通過。1971年此法案生效,當時的總統尼克森宣布此日為「總統日」(President’s Day)。但因為無法源根據,聯邦人事署的行事曆還是會列為「華盛頓紀念日」。

    但是呢,聯邦的假日只對聯邦機構有意義,各州有各州的自由。所以啦,有十二個州是列為「總統日」、大部分州還是「華盛頓紀念日」,有些州則是在林肯生日那天也是法定紀念日。

    真複雜。
    聯邦國家就是一國多制,連個放假日名稱都不一樣;但換個角度,這樣也挺有彈性的、大家都有自主空間嘛。此日股市休市一天這倒是確定的。

    總之,就是在這個總統日,PC提議我們坐捷運去好萊塢逛逛,我自是欣然答允。其實我們也沒什麼特別的目的地,但既然來了,去看看那個星光閃閃、按滿明星的手印、腳印的「星光大道」也是好的。雖然沒做什麼特別的設想,但我還是頗驚訝此廣場的「小」。此區位於怪模怪樣、一派洋式中國風的中國戲院(Mann’s Chinese Theater)前。此戲院創立於1918年,不得不佩服創始者 Sid Grauman 的商業頭腦—邀請各個明星來按下手腳印。時至今日,這些手腳印本身就成為了一個重要景點。

    仔細看看,發現我認識的明星洋名還真少!早期的明星、幾乎是一個也不識;仔細辨認出幾個近期明星的名字,又都不是我的菜。照理說看過的電影無數,不該認識的明星那麼少,但也許一來因為熟悉的是中文譯名而非洋名,二兼我本身對追星的熱情欠奉,於是這星光大道草草逛了一圈了事。最後也只照了咱加州州長阿諾的照片回來。

    這天的其他時間就在東逛西晃之間打發了。倒是路上處處都是奧斯卡的廣告,更有免費參觀即將頒發的奧斯卡小金人活動,也湊了回熱鬧。

    不過現在才想起這事,似乎也挺沒意思的—奧斯卡獎都已經頒發不知多久了!現在才說親眼看到奧斯卡小金人的事,根本就是陳年冷飯、滋味全無,誰有興趣呀!果真是打鐵要趁熱、發文要即時啊!

    洛城捷運倒是讓我大開眼界,比我想像中乾淨清潔不少;採行榮譽制度,進出沒有人看守,自由心證而已。票價也不高,就算是一日券也不過要價五元美金。

    可惜冷冷清清、人氣不高就是。也許是因為路線不甚周全——照我看大約要搭配公車指南、七轉八轉才能到得了地頭。晚上的洛杉磯市中心因治安考量、更不宜孤身夜行,如此從地鐵站到住家的「最後一哩」就不甚安全方便了,至少我是因此不會考慮晚上搭乘地鐵的。此外,洛城雖是大都市、佔地廣大,但我個人總覺得單位人口密度其實比起東亞大城市如東京、香港那是差得遠,就說是台北也及不上;如此一來地鐵營運的單位成本其實挺高。聽說是私營的公司,虧損累累,似乎也在意料中事。

    總結來說,住在洛城、「沒有車等於沒有腳」這句話還是不錯的。

    2008年3月3日

    網球年代

    前情提要︰

    因為看了部落格天后酪梨壽司的我,進入白髮宮女話天寶、追憶似水年華的狀態。(參見上文︰從水果拼盤到影集人生)

    說來年少青春的我,當年也是會做出熬夜看網球賽事轉播的事。

    第一次迷上的網球球星瑞典名將艾柏格(Stefan Edberg),原因竟然是因為他長得神似馬蓋先—多麼膚淺的理由啊!但也因為這樣,開啟我看網球的生涯,甚至在高三模擬考前夕熬夜看張德培(Michael Chang)在澳洲公開賽爭王的冠軍賽。那次是張德培最接近排名世界第一的時候—如果他勝了,就是排名第一、如果拿到亞軍,則是世界排名第三。

    很可惜,張德培還是沒有成功奪冠;除了十七歲在法國公開賽拿下冠軍後,一直到他的職業生涯結束,都再也沒有拿下四大公開賽的冠軍。當年Panasonics由張德培配音的Slogan︰”Panasonics︰好得讓你耳目一新”從出現張德培的親筆簽名,隨著張德培的世界排名越來越後,最後只餘聲音、甚至更縮短為沒頭沒尾的”Panasonics”,哪裡有人知道這個配音是來自誰呢!

    張德培排名日漸下滑、終於淡出百名之外,此時我的看網球轉播的熱情,全靠看德國球后葛拉芙(Stefanie Maria "Steffi" Graf)支撐。當 Graf 也因長江後浪推前浪、輸給當時只有十四歲的辛吉絲(Martina Hingis),我終於徹底結束了我的看網球轉播的時代。

    後來葛拉芙和阿格西(Andre Agassi)成為佳偶,阿格西甚至從排名141逐漸回升、重回球王寶座,成為網壇佳話。但此時我已僅僅偶然翻翻體育版了。此後新人輩出,我所認識的球星們都紛紛退休了。

    我最喜歡的廣告是NIKE當年請阿格西和山普拉斯(Petros “Pete” Sampras)拍的兩支廣告︰Street Tennis 和 Never Ending Tennis。

    以後要找到這樣旗鼓相當的兩位球王,再拍上這樣一段的廣告,恐怕是不容易了。

    Sampras vs Agassi (1995) street nike



    Nike Ad Sampras vs. Agassi (Never ending Tennis)


    從水果拼盤到影集人生

    「我剛剛又看起了我的殘稿。」
    「殘稿?」
    「就是去年才寫了兩章的小說囉。好像給你看過?」
    「沒有。」
    「我是寫到第二章寫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一本小說賣斷才台幣三萬,就覺得大大不值。」
    「應該寫成英文的,找米國出版社出版啊。這樣才賺得到後續的版費啊。」
    「英文有這麼好就好啦。」
    「不然就只好把自己練成像酪梨壽司一樣的狠角色。」
    「酪梨壽司?那是何許人等?」
    「你不知道!!!!……我以為想念 MBA 的都會多少知道,哈哈!」
    「……因為我只是偽裝成想念 MBA 的人?」
    「總之就是寫網誌寫到出書的女性。不然也要知道草莓圖騰啊。這都算是旅居海外的華人都愛看的 Blog 吧?」

    莫非這年頭流行水果拼盤?

    今天在 Bloomberg 頻道女主播巧笑倩兮地報導三大指數下跌、油價又創新高、金價上漲、美股一片慘紅——啊,美股和台股剛好相反,上漲是綠色、下跌是紅色——的背景下,我和琉以有了以上對話。

    於是速速點開琉以提供的網址,發現此酪梨壽司者曾在紐約唸 MBA,文中觀之,顯然成長年代和我相當。尤其影集人生一文,真是讓我備感親切啊。不論是童年時期的
    • 《天龍特攻隊》(A-Team)
    • 《百戰天龍》(MacGyver)
    • 《大榔頭》(Sledge Hammer)
    • 《新虎膽妙算》 (Mission: Impossible)
    • 《霹靂遊俠》(Knight Rider)
    或是成長過程中的
    • 《東京愛情故事》
    • 《六人行》(Friends)
    • 《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歷歷在目,簡直就是我的年代縮影;看來在一元化年代長大的台灣小孩,果然都有著差不多的背景記憶啊。

    話說我家的電視,除了早上和下午時段的 Bloomberg之外,晚上最常看的就是 Sci-Fi 頻道。我個人對此頻道的形容是︰

    「充滿魔法與龍、不然就是莫名想毀滅世界的外星人的頻道。」當然,也許還可以加上如下的補充敘述︰「演員通常戴著各式顏色的假髮,穿著銀色或紅色的緊身衣。」

    最近最常看的還是「Stargate 」系列。此影集源自電影「星際奇兵 (Stargate 1994)」,講述在1920’s 於埃及發現星際之門,可通往外星;並發現外星人附身於人類型態、奴役統治著當地人類的居民。

    來美之後,發現此影集竟然有許多系列,顯然打算效法「星際迷航記」(Star Trek”) 般沒完沒了一直演下去——英文甚至有”startrekker”的單字專門敘述星際迷航迷。演出 Stargate-SG1 的隊長竟然就是當年演出馬蓋先的演員Richard Dean Anderson (1950出生),到2007年時已經是10年的影集了。

    十年的影集!可以想像台灣連續劇演個十年嗎?

    Sci-Fi 頻道晚上固定播出Stargate-SG1,想當年我可是「百戰天龍(MacGyver)」的忠實影迷,因為Richard Dean Anderson 的關係,我也就時斷時續、不太認真的繼續看起來了。

    這也算是重溫青春的回憶吧 !

    預告︰青春回憶之網球年代 !

    這是 1980's馬蓋先(MacGyver)時期的Richard Dean Anderson 。


    這是在 Stargate-SG1 裡的Richard Dean Anderson (但也是 1997年的照片囉),似乎也沒老上太多。莫非 Richard 是個甫出道就長相「糙老」的新人?




    2008年3月2日

    又見星期一



    收過很多轉寄信,這影片也收到好幾次了,但總是讓我會心一笑。

    雖然離開職場並沒有太久,可是總覺得上班下班的歲月、對我來說已經彷如隔世了——這樣說是不是會招到忌妒呀!〈笑〉

    嗯,獻給所有即將〈美西時間〉、或已經〈台灣時間〉進入 Blue Monday的上班族們。

    我的上班日也開始了唷;台股開市的時間我就已經乖乖坐在電腦前了呢。

    2008年3月1日

    【尼泊爾03】奇旺叢林夜話(1)—語言能力和國力

    「我覺得歐洲人好像都會講很多國語言、去過很多國家呢。」

    「不。那是因為你遇到的都是旅人、和作國際生意的人。大部分的歐洲人可能一生都只住在他自己生活的城市,也只講他自己的語言。」

    「嗯,我之前去西班牙,英文就不甚通行呢。法國似乎也是?但是德國人的英文普遍說得很好。還有荷蘭人也很厲害。」

    「……西班牙人也許不需要會英文,因為中南美洲都講西語;法國人則是北非沿岸以前都是法屬殖民地,法文通行的地方也不少;至於德國嘛,這世界說德語的人太少了,也許只有部分東歐國家吧,他們只好說英語了。至於荷蘭或瑞士,國家小、又靠貿易維生,當然要多說幾種語言和別人溝通了。」

    往奇旺的路上,我們邂逅了Christina,自瑞士來的單身女性旅客。

    Christina之前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因為計畫結束、暫無工作,又兼其尼泊爾朋友要在加得滿都舉行婚禮、受邀出席,因此來到了尼泊爾,計畫旅行一個月。Christina只吃蔬菜、海鮮,因為她之前在中美洲國家工作居住了五六年;而那裡的肉類保鮮不易,從此養成了不沾腥羶的習慣。

    在奇旺的幾天裡和她聊天聊了許多,當我發現她會講流利的德語、西語,足以溝通的法語、英語,以及略通義語時,不禁又再次發出對歐洲人多國語言天賦的感嘆;豈料,Christina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於是我對這個話題又仔細思考了一番,不得不承認她說得有理。其實關於「歐洲人會講很多語言」的迷思,本身就不是很精確的敘述—畢竟「歐洲人」的範疇太大了,怎能一概而論呢?至於我接觸過的歐洲人,的確不是旅人、就是在觀光區活動以觀光客為客群的人居多,不然就是以前溝通往來的客戶。

    至於一般人麼?西班牙我確定英語是不甚通行的,至於在雖稱英文無礙的德國,我也曾在萊因河畔碰到一位老先生,堅持重複緩慢而發音清楚的德語——彷彿講得慢一些就能讓一個亞洲人聽懂德語似的!雖然陰錯陽差,最後還真讓我回憶起多年前所學、早早奉還師尊的基礎德語,半聽半猜的聽懂了。

    追究起來,是否需要學習其他語言,取決於需要的強度。如果一輩子不用外語就可以安居樂業,何必學會其他語言呢?因之國力強盛的國家,其子民往往不需要學習其他語言,自有外國人勉力學習以期和他們溝通。如說十五世紀歐洲以法語為尚、現今以英語為先,美國人—尤其是非少數人種的美國人—會說第二外國語的極少數,行遍世界、自有人與他們說英文。日本一般也是咸認英語不甚通行的國家,但何須通行呢?所有徵求日本線業務的徵才廣告,都會要求「諳日文」。

    相反地,印度或埃及的司機,也許從未受過教育,卻可以從英語、日語、韓語、中文輪個不停,一般的問候語和數字都不是問題;土耳其的店家,貨物常以德、法、日、英同時標示。因為有這樣的需要,自然會讓人變成語言天才。

    於是我不免感嘆起來︰哪時中文可以普遍呢?流行程度不需要及上英文,但若能追上日文也是好的。君不見各處的觀光景點,一定都會有日文的選擇麼!與其當一個能多國語言天才,也許反不如當個國力強大的平凡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