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jeanystalk@gmail.com

2008年9月23日

Critical Decision


圖說:雙子座(Gemini,雙胞胎,天文符號♊)是一個南天黃道帶星座。它是一個冬季星座。它的西邊是金牛座,東邊是比較暗淡的巨蟹座。御夫座和非常不明顯的天貓座位於它的北邊,麒麟座和小犬座位於它的南邊。美國的雙子星計劃就是以它來命名的。Unicode代碼是264A。

剛剛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取消9/30的GMAT考試,而且不再考了。

也就是說,我的GMAT就停在660 (83%) 的成績吧!

另外一個更重大的決定就是:除了MBA,還會申請資管碩士(Information Systems/Information Technology)、以及精算(Actuarial Science)。至於這個決定,當然和雷曼兄弟不無相關(汗),據說——只是據說——資管和精算在美國比較好找工作。本來會計也據說是相對好找工作的,不過會計畢竟實在和我本性不合、普遍薪資似乎也偏低(重點!),所以就還是算了吧。

不過說來資管和精算其實大部分接受的都是GRE成績,接受GMAT成績的委實不多,所以也省去我選校的困擾啦!那既然我不把目標設定在TOP10 MBA,也就不想繼續虐待自己考上700啦……

雖然說多少有點不甘心,畢竟距離700似乎也不遠了——不過我覺得不是申請TOP10 MBA的話,似乎660也是有機會的吧。還是把時間精力花在essays和SOP上好了…。

說起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要申請IT/IS或是精算當初應該準備GRE,何況如果還念IT/IS實在還不如去申請CS呢。……而且雖說精算工作薪水不少,剛剛仔細研究起來,entry-level好像也不過就是和CS差不多吧,而願意負擔簽證的工作機會似乎還沒CS的人多呢。……也許好處是越老越值錢?

話說我好像都和推薦人說我要申請MBA耶,又冒出資管和精算會不會讓人昏倒啊…好像有點多樣化……(大汗)!

……反正我的工作經驗就很多樣化了,再多樣化一點也無所謂吧?——這是雙子座的關係嘛?(瀑布汗)目前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工作需要這麼多樣化的經歷,大概除了當CEO 吧(苦笑)

……真不知道我未來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

對了,今天(9/22)作出重大決定的不只我。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週日晚間採取了一項非同一般的措施﹐批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從投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消息來源參華爾街日報0922「高盛、摩根士丹利轉型﹐華爾街的終結」—不得不說這個標題真是太聳動啦!)

既然投行一哥二哥可能變成傳統銀行控股公司,三哥四哥五哥不是被買走就是聲請破產保護,傳統TOP MBA最想進的職場—純粹的投資銀行恐怕將成為昨日黃花了。

想到我以後可以和兒孫輩說:「當年我下這個重大決定的日子,就是華爾街投行走入歷史的那一天。也就是921的隔天922!」

真讓人有一種參與歷史的莫名驕傲與感動啊!



高盛、摩根士丹利轉型﹐華爾街的終結

2008年09月22日10:39 華爾街日報

為了防範華爾街危機波及到兩大重要金融機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週日晚間採取了一項非同一般的措施﹐批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從投行轉型為傳統的銀行控股公司。

這樣﹐長久以來人們所熟知的華爾街──一群從事證券買賣、為客戶提供諮詢服務、同時比從事儲蓄和貸款業務的傳統銀行受到更少監管的獨立經紀公司──將告終結。華爾街上聲望最高的兩大金融機構將處於國家銀行監管機構的嚴密監督之下﹐它們需要滿足新的資本要求、接受額外的監管﹐盈利水平也將遠不及從前。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主要競爭對手──美林(Merrill Lynch & Co.)、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 Cos.)──都已經併入規模更大的銀行或是尋求了破產保護。

成為銀行控股公司將有助於兩家公司組織自己的資產﹐它們也會在被收購、合併、或是收購有受保險存款的中小型公司中處於更有利地位。

短期看來﹐與聯邦監管機構達成的協議將可能會顯著放緩摩根士丹利與北卡羅來納州的大型銀行Wachovia Corp.的併購談判。摩根士丹利還與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就數十億美元的籌資事宜進行了深入的談判。目前不清楚是否仍需要這樣的注資。

在過渡時期﹐Fed將增加給兩家公司經紀自營業務的貸款﹔同時Fed還將提高給美林的信貸額度。此舉實際上標誌著幾十年來人們所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並使貝爾斯登幾近崩潰之後幾個月中監管機構警告要實施的交換條件正式確定下來。為了能利用Fed的緊急貸款機制﹐這些公司必須接受更多的監管。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向銀行控股公司轉型對財政部長鮑爾森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過去幾週里﹐他一直竭力想保住金融機構的現有結構。如今﹐幾乎所有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母公司都將處於Fed的監管之下。週日晚間的形勢發展還進一步加速了Fed上升為全權監管機構的過程。Fed現在幾乎對美國所有的金融公司都擁有更直接的管轄權。

如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不再只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而是將面臨無數家聯邦監管機構更為嚴格的監管。Fed將監管母公司﹐美國財政部金融局(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將負責國家銀行特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很可能會扮演更大的角色﹐因為公司們預計將尋求更多聯邦支持的存款。

近幾天Fed官員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投行模式在這些市場上無法發揮作用。投行依靠短期貨幣市場為自己提供資金﹐不過通過這種方式借貸變得日益困難﹐尤其是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之後。作為銀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將獲準開展儲戶存款業務﹐這可能是一種更為穩定的資金來源。

上週末﹐政府官員與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高管進行了一系列磋商。Fed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呆在華盛頓﹐在國會山召開會議﹐商討政府收購數千億美元問題資產的計劃﹔與此同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行長蓋納(Timothy Geithner)和前摩根士丹利高管、現任Fed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在紐約研究與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協議問題。

隨著這兩家公司的股票近幾天來持續下挫﹐政府官員對其財務狀況更為警惕。一位參與了談判的人士說﹐雷曼兄弟上週申請破產﹐美林同意把自己賣給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這些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來說都是當頭棒喝。一位參與了會談的人士說﹐這兩家銀行考慮成為銀行控股公司的想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最近幾週變得更為迫切。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長麥晉桁(John Mack)與Wachovia Corp.進行了嚴肅的談判。後者的新任首席執行長斯蒂爾(Robert Steel)最近辭去財政部的一個高級職位﹐入主這家大型地區銀行。

與其他投行相比﹐高盛更好地渡過了信貸危機﹐摩根士丹利次之。但是高盛依賴短期融資的業務模式卻受到了攻擊。一些股東擔心摩根士丹利借錢進行大規模投資的策略總有一天會失誤﹐這樣該行要想獲得優惠的貸款條件就難上加難了。有些問題還會促使大型對沖基金等該公司的客戶將其資產轉移到其他銀行﹐包括更大的商業銀行。

對很多分析師和投資者來說﹐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仍過多地依靠借款﹐而沒有撥備更多的現金用於防範從商業抵押貸款到海外股票等各類投資的風險。

瑞士銀行(UBS)經紀行業分析師紹爾(Glenn Schorr)說﹐它們曾經命懸一線﹐有些東西必須改變。他說﹐只有當它們的業務模式風險沒那麼大的時候﹐它們才可能以獨立公司的身份倖存下來。

很多商業銀行也在高風險抵押貸款上栽了大跟頭﹐包括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瑞士銀行和Wachovia。它們得以存活下來的原因在於其龐大的規模和可靠的日常資金來源﹐也就是銀行存款。

高盛對與大型商業銀行合併持謹慎態度。在上週二的電話會議上﹐當該公司首席財務長維尼爾(David Viniar)被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並不非常認可這個想法的吸引力。他說﹐重要的不是業務模式﹐而是績效。

最基本的問題是﹐在一個不再容忍華爾街過度依賴槓桿的世界﹐如何保持利潤增長。據瑞銀的數據﹐美林的槓桿率從2003年的15倍飆升至去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槓桿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達到28倍。槓桿率是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與資產之比。

在市場繁榮時﹐借來的錢會幫助公司實現創紀錄的收益。投資者極少表示擔憂。現在﹐槓桿醜陋的背面顯現出來了﹐大規模的沖銷將投資者對華爾街風險管理機制的信心破壞殆盡。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一直採取措施減少槓桿﹐但市場上的許多資產價格都節節下跌﹐因此減少槓桿並不容易。很多有問題的房地產資產就很難找到買家。

相比之下﹐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Wachovia截止第二季度的槓桿率為11倍﹐不到四大投行平均水平的一半。它們的利潤上限不如華爾街投行那麼高﹐但虧的時候也不會像後者那樣一敗塗地。如果一家銀行的貸款損失了10億美元﹐它可能有兩倍於投行的資本來吸收損失。

商業銀行的優勢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們可利用消費者的存款來為自己的大部分業務提供資金。由於有聯邦存款保險擔保﹐即使在市場動盪之時﹐零散儲戶通常也不會將存款提取出來。就連因抵押貸款損失而飽受打擊的Washington Mutual Inc.今年迄今的存款水平也基本沒有變化。

然而﹐最基本的銀行業務並非包治華爾街問題的萬靈藥。商業銀行也有槓桿規模很大、與銀行存款沒有太大關係的證券部門。花旗集團這類所謂的“金融超市”這些年來的業績也很一般。

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哈維(Campbell Harvey)說﹐投行與商業銀行合併並沒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Jon Hilsenrath / Damian Paletta / Aaron Lucchetti

2008年9月16日

雷曼兄弟與我

圖說:梵谷(Vincent William van Gogh)1890的男人畫像。

2008上半年的大事莫過於1923年成立、全美第五大投資銀行的貝爾史登(Bear Stern)不支倒地、由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收購。

但2008年九月更顯災難,先是8日美國聯邦住宅金融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FHFA)接管Fannie Mae (The 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Freddie Mae (the Federal Home Mortgage Corporation)。FNM現在股價還不到 US$1!話說我手上還有250股的FNM哩,當初覺得股價已經夠低了,果然在熊市中總是可以出現更低的價格啊,哈哈。

接著,昨天(14日)是BOA,以每股29美元的價格換股買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今天(15日)是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聲請破產保護。

也就是說,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維持原經營狀況的的只剩下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又、保險巨擘AIG看起來也岌岌可危。

我的天啊…!

首先華爾街必然履歷滿天飛,這些人不是MBA就是要念MBA的人。可以想見今年的MBA申請會異常競爭、有多年一流投資銀行經驗的人會考出超高的GMAT分數、用漂亮的履歷來申請(我唯一只能慶幸我不是財務背景出身);2008年的MBA畢業生必然面臨就業寒冬—大概是冰河時期的等級。而因為破產、併購、裁員釋出的這些MBA們到底需要幾年才能慢慢消化呢?接著的幾年大概都是MBA的就業寒冬吧…?!我覺得這一波恐怕至少要4-5年才能慢慢消化吧。

記得當年2000年下半年科技業泡沫化,接著兩三年許多外商幾乎都人事凍結,似乎一直到2004-2005年在台灣的許多外商才慢慢釋出名額。還要考慮中國熱的狀況呢。但今年以來,中國先是雪災、然後是西藏問題,奧運辦完後的中國也是泥菩薩過江的態勢。美國景氣不好,世界其他地方經濟要欣欣向榮好像總是有點難啊!

我今天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應該改弦易張,重新準備GRE去申請Computer Science才對……。可我實在對回頭寫程式這檔子事興趣缺缺。但怎麼看,這幾年在美國的MBA前景還真的很黯淡耶!尤其是對一個沒有身分的國際學生來說,本來找工作就不容易了,更何況是如此險惡之環境。

啊,真是令人憂鬱!對於一個三十歲的女人,這是不是太兩難了一點?不考慮ROI的熱血青春已經遠去了啊…(淚)。可是現在再回頭當工程師實在也很令人傷心啊,何況還一把年紀了!有一種很快就會被裁的感受(咳),而我過去的經驗不就又要被RESET了。

總之我今天很憂鬱就是了。白天美股一洩千里,晚上台股當然也是慘綠。不管是從長期的該何去何從方面來說、還是短期荷包的損失,都是令人憂鬱的!

美股盤後-殺聲震天 Lehman聲請破產 Merrill被併 急瀉504點
2008/09/16 04:56 鉅亨網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Lehman Brothers聲請破產保護,寫下美國史上最大宗破產案,Bank of America以500億美元收購Merrill Lynch,影響所及,美股周一殺聲震天,急瀉504點,創 2001年9月17日以來最大單日跌點。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狂跌504.48點或4.42%,收 10917.51點。

Nasdaq指數挫低81.36點或3.60%,收2179.91點。

S&P 500指數重挫59.01點或4.71%,收1192.69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回挫10.37點或3.22%,收311.76點 。


2008年9月10日

種菜爾灣處


圖說:從網路上找到的皇宮菜照片。據胡氏言,此菜連蟲也不吃,比起小白菜等等栽種起來要容易得多。

有次聽二姐說起在美華人住家的幾個現象,頗覺有趣:

1.前院別人看得到的地方和美國人一樣種草坪,後院自己看的地方種的是經濟作物:種菜或是種果樹。
2.家中垃圾袋不會買專用垃圾袋使用,而是用各種超市、購物中心的塑膠袋。
3.把洗碗機當成曬碗架。
4.家具上的塑膠封膜即使在使用多年後仍不撕下。

其他還有很多,不過記不清了。

我們現在住的既是套房,沒有前後院、也欠缺洗碗機,家具多是二手、更是簡單,幾可說是家徒四壁。以上現象大概就是垃圾袋一項比較明顯,其他無從比較起。

去年初到洛杉磯時,PC的大學同學、正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攻讀博士學位的胡君一家三口來訪我們下榻的旅館,帶著我們去華人超市採買、又請我們吃了一頓中國餐,胡君伉儷更不吝傳授留學生省錢大作戰的種種妙計,盛情可感。上週去Irvine拜訪他們,不禁深刻感受到該市果然不愧是評比全美最安全的城市,街容整齊。

進入UCI的宿舍區更是令人感觸良多,胡君一家住的宿舍,一個月房租只要九百多塊錢,卻是個兩房一廳的兩層樓透天厝,前後有草坪綠蔭,甚為悠閒的情調,實在令人欣羨。另外一間臥室分租出去,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個人是胡君和PC的大學同學的老公,卻是我研究所同學的大學同學兼室友。沒想到連在美國也可以高唱「世界真是小小小!」

聊了一段,胡君伉儷帶我們參觀他們和學校承租的一小塊園圃。

到了園圃區,胡君家的園圃每寸土地都充分利用,顯然是精耕農業,有蔥、苦瓜、南瓜、冬瓜、絲瓜、蕃茄、秋葵、皇宮菜(又稱洛葵,Basella alba,用麻油薑絲大炒、口感像川七)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長得也是生機蓬勃、瓜瓞綿綿、綠意盎然,全無草盛豆苗稀的窘境。說來胡君一家三口現在也只有買一些不同蔬菜變變口味,但多半吃得還是自個兒家中種的。

「你看華人種的一定都是充分利用土地種菜種什麼……總之就是是種一些有經濟價值的。」胡君指指對面的園圃:「這塊是一個美國人的,就不知道在搞什麼。」

仔細一看,該區光禿禿的、中間用鐵皮圍出道路,園圃外掛了一張標示,註明這是個經典的雙螺旋三圈迷宮。除此之外,只有正中間種了一叢乍看是某種香草的不明植物。空空曠曠,和對面胡家園圃大異其趣。籬笆邊放了一個小梯子,歡迎其他人自由入內。這空間既然迷你,也只有胡家三歲兒子小安同學適合,跑來跑去倒也開心。

「這會不會是他還沒種什麼花草呢?」我問。
「嗯……不過他一年前就弄成這樣,一年後還是這樣。之前籬笆旁邊還種了一些花,現在連花也不種了。」胡君答。

舉目望去,果然幾區種瓜果蔬菜的都是華人承租,而一些空曠的園地,只偶爾種了些松柏、薰衣草,還放了幾張椅子的多是洋人,精粗之別、一目了然。和胡君說起這些「華人住家現象」,真覺得有太有道理了!

晚餐適有胡君伉儷的朋友送來兩隻螃蟹,再加上清燙秋葵、煎豆腐、長豆、苦瓜排骨湯等等,幾個人吃得開開心心。我們離去時還帶了不少胡氏蔬菜,皇宮菜鮮綠、絲瓜肥碩、苦瓜溫潤如白玉,品質和超市賣的不相上下呢。

當晚就決定把UCI列入申請的學校之一,有機會來住住這裡的宿舍好像也不錯呢。到時候也承租一塊地,讓PC 好好感受一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感受好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