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jeanystalk@gmail.com

2020年3月21日

讀書心得: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上次寫部落格是甚麼時候的事情了?

二零一四!!

好吧。

2020 的此時此刻,全球頭等大事莫過於防疫新冠病毒。由於加州實行「就地庇護」(Shelter to Place),所以小孩改成遠距教學,大人改成在家工作、視訊會議。

訂了中文書若干,看完了【#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本來想說在社群媒體簡單紀錄心得一二,結果越寫越長,乾脆整理成部落格好了。

今天看完書了。感想好像很多,有一時覺得講不完整。

簡單來說他提到現在大學以安全至上,走到另一個極端以致於從2012年以來多個大學引發集會抗議富爭議性的演講者、甚至導致暴力事件,甚至許多教授寧可避開較具爭議的討論以至於大學生畢業可能無法應對社會(其中一個例子我覺得很有說服力,就是法學教授不願意教授強暴案,因為要求兩方辯論時引發爭議)。這類爭議甚至可能導致教授被解職,其他教授哪怕同情也不敢出聲。

整個大學從多元走向偏左派的同質性越來越高,從而開始討論是否真的是合適的教育方式。
討論受害者文化,包含自我認定自己容易受傷(1995年後的i時代更為脆弱,憂鬱症比例更高,和青少年時期大量曝露在社交媒體害怕自己被忽略、或自己錯過同儕的事件,或不斷地和別人相比),整個社會對安全至上文化的認定大不相同。

由於中產階級家庭對好大學的執著,以及整體社會對安全文化的認知改變,使得小孩「不受監管的自由玩樂」相對於嬰兒潮或 X 世代(也就是i世代的家長)時間大量減少。

其中舉了一份1975 年小孩上一年級的 check list,其中一項是自己可以獨自前往附近六個街區內的商店、學校、朋友家,自己騎腳踏車上學。相較現在的 check list 都是智識性的如一數到一百以及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等。

(看完兩份 check list 我發現我兒子好像哪個版本都不達標XD)

所以現在的小孩成熟度普遍比較慢,以前十一歲的小孩已經在幫忙當保姆看小小孩,現在一般都覺得十一歲自己都還需要個大人看著。

不過我記得我幼稚園就自己走回家,我小學的時候都戴一個鑰匙在脖子上,小一開始就自己上學下學,中間遊蕩到金石堂看白書,或是租書店看漫畫小說⋯或是自己在家裡一個人。可是現在要我讓已經二年級的兒子自己走路上學或是去公園,我好像還真是不能放心耶!

我覺得我算是心很大神經很粗的家長,不過兒子們和我小時候成長的自由度比起來,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說起來我還算公教家庭長大的,所以我們家當時應該還算管比較嚴的家庭了⋯。

而且有一次我要去跟朋友拿東西,跟兒子說,你在車上等一下,我下車拿一下,我們當時一年級的老大就很有法律意識的跟我說:「你不能把我留在車上,你這是 against the law」所以我們的確很小就灌輸了小孩「你不能」「你很脆弱」的想法,而不是「你可以」「你做得到」。

我是覺得不夠野吧。我小時候都會爬樹爬旗竿,我兒子還沒有爬樹的經驗呢。

這本書的第一章就講到美國花生或堅果過敏兒比例在1990以後大量上升,因為以前到處都有花生堅果,免疫系統常常接觸,後來因為怕過敏原於是接觸少了,結果是免疫系統對不具威脅度的東西反應過度。

說到這,我覺得我可能有海鮮過敏。我小時候有一次吃螃蟹吃到全身起疹子還整夜發燒,我媽整個晚上給我用米酒擦全身直癢,早上疹子消退之後的結論是以後吃螃蟹要配薑就沒事了(咦)

現在的父母應該早就恨不得掛急診、然後從此開始過敏兒不能接觸海鮮的人生了吧!

但我超愛海鮮的,所以還是不知悔改地繼續海鮮人生。

後來我發現一陣子沒吃海鮮,再吃海鮮,就很容易發癢;如果吃到不太新鮮的海鮮,別人沒事,我可能就腸胃炎(進過三次急診)。但是如果常吃,就又沒事不會癢了。

第二章講到 CBT 認知行為療法,講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模 (schemas),也就是長期建立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如果能讓負面念頭和負面情緒的回饋中間暫停,思考自己的自動化念頭是否合理,就比較有機會重新建立新的習慣和行為模式。

(不得不說這本書有點太硬,同樣的概念 Tony Robbins 講的淺顯易懂一百倍)

有九種常見的認知偏誤

1.情緒推理 - 任感覺引導對現實的詮釋

2. 災難化思考 - 把焦點放在最糟的可能結果,而且認為那樣的結果最可能發生。

這一點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算是比比皆是吧。

話說回來,其實我也是一個會去想 worse case scenario 的人,不過通常是,如果最糟的情況發生,那我會如何如何。得到方案和結論之後,就繼續高枕無憂過日子啦,畢竟最壞狀況也沒多嚴重啊。

3. 以偏概全 - Travis 的歌可以詮釋: why does it always rain on me,雖然我是蠻喜歡 Travis 但這首歌簡直到處充滿槽點

4. 二分思考 - 這個太多了

5. 讀心術 - 明明沒有充分證據卻認為自己知道別人想什麼 。這個我超有經驗,我發現世界上很多人都是自導自演 drama king / queen

6. 標籤化思考

7. 負面過濾思考 - 焦點幾乎都放在負面的事,很少注意正面的事。

這個我也超贊成,很多人不喜歡正面思考的哲學,覺得太光明的世界太假了,但我覺得至少自己奇檬子比較好啊!一定要戴濾鏡過日子,還是正面濾鏡的人生比較開心吧!

8. 忽視正面事務 discounting positives:認定自己或外人的正面行為微不足道,以繼續對自己或他人持負面評價。

這個我覺得我自己多少有一點,對自己太 critical,覺得「這也沒什麼」,其實任何小小的進步都是值得慶祝的

9. 歸咎他人:一心把別人當成你的負面感受的根源,拒絕為改變自己負責。

我覺得這些認知偏誤應該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CBT 對每個人應該都蠻有幫助的。記錄一下自我提醒!

第三章講到「我們」和「他們」,根源於部落文化。

我想這就是個兩面刃,如何在塑造群體認同(「我們」)的時候不會落入敵視「他們」的二元論。不過他講了很多社會政治的東西,講起來就太多了。

本書第二部分講到前三個謬誤化為行動產生的影響,包含恐嚇與暴力、獵巫心動(我還第一次從讀到學理上對「獵巫」這個詞的嚴謹定義呢。)

第三部分探討為何步入當前局面,包含各章「對立循環」、「焦慮與憂鬱」、「偏執教養」、「遊戲減少」、「行政官僚的安全至上心理」、「追求正義」- 此章也探索了正義的概念。

第四部分則是建議,「讓孩子更有智慧」及「讓大學更有智慧」。

我覺得這本書要討論的東西蠻多的,寫得很好,但他為什麼會是個嚴謹的學術著作而不是一個暢銷書,就是概念太多太嚴謹,所以沒有一個簡單易懂符合人類認知偏誤裡的以偏概全的核心觀念,就是那種「一句話概括這本書」的暢銷書風格。
你看一萬小時法則多麼簡單易懂啊!

這就讓我想到最近看完的另一本書,「#怎樣談科學」,那本書叫大家寫科普的時候應該參考好萊塢精神,可以用一句話講完一個故事,然後慢慢發展上去。

我覺得我把這本書讀完還寫這麼多,還是蠻值得按讚的⋯哈哈哈哈哈😂

如果不是被關在家裡我應該是一定不會寫這麼多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