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看到新聞、是眾多民眾排隊搶購第一套有「台灣郵政」字樣的二二八紀念郵票。
小時候也是集郵的,不過後來因為感覺不出實際上的經濟效益,就斷了這個念頭。 現在和人聯絡都是寫 e-mail、MSN 或 Skype,連掛號包裹都習慣去便利商店宅急便了,和郵局的關係好像就漸行漸遠。
因為政策關係、國營事業紛紛更名,「中華郵政」也因此更名為「台灣郵政」。 竊以為此舉勞師動眾,除了浪費錢力、物力、人力外,也看不出什麼樣的好處。 畢竟國際上也不會因此就承認台灣的吧?
小時候也是集郵的,不過後來因為感覺不出實際上的經濟效益,就斷了這個念頭。 現在和人聯絡都是寫 e-mail、MSN 或 Skype,連掛號包裹都習慣去便利商店宅急便了,和郵局的關係好像就漸行漸遠。
因為政策關係、國營事業紛紛更名,「中華郵政」也因此更名為「台灣郵政」。 竊以為此舉勞師動眾,除了浪費錢力、物力、人力外,也看不出什麼樣的好處。 畢竟國際上也不會因此就承認台灣的吧?
但是話又說回來,子路問政,子曰:「必也正名乎。」一個有意義的名字往往影響深遠,之所以「山地同胞」要改為「原住 民」、或是某些詞比較政治正確等等,也是有其道理的。 就像出國旅遊的時候,我也往往會稱呼自己 Taiwanese 而不是 Chinese 嘛。
因為以上種種,這套「二二八紀念郵票」就彌足珍貴啦;就像一個民眾說的,誰知道政黨輪替之後會不會又被改回中華民國郵局呢?不過話又說回來,我想這也不可能啦,倒是不要哪天變成中國郵政才是真的。
晚上又看到新聞,說中國郵政已經自行把「台灣郵政」納入連結,還放在香港、 澳門之下,顯然是北京刻意將台灣特區化,聯結方式和大陸其他省份、特區郵政局的連結模式一模一樣。
看到就覺得這真是超級有趣的一個事情啊!改個名字也是餘波盪漾呢。
因為以上種種,這套「二二八紀念郵票」就彌足珍貴啦;就像一個民眾說的,誰知道政黨輪替之後會不會又被改回中華民國郵局呢?不過話又說回來,我想這也不可能啦,倒是不要哪天變成中國郵政才是真的。
晚上又看到新聞,說中國郵政已經自行把「台灣郵政」納入連結,還放在香港、 澳門之下,顯然是北京刻意將台灣特區化,聯結方式和大陸其他省份、特區郵政局的連結模式一模一樣。
看到就覺得這真是超級有趣的一個事情啊!改個名字也是餘波盪漾呢。
6 則留言:
整體來說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導致心態上無法平衡。君不見中油及中船皆處之泰然,僅作形式上的抗爭。台灣郵政則因權益金太幅縮水,總經理不滿,率眾搗亂。一般職員本就沒受影響。
這樣講也許也是啦。
雖然詳細情形沒有太關注,不過印象中似乎中油中船好像沒有太多聲音的樣子。前兩天聽到新聞,中船的員工還很高興地說著應該要舉行高空彈跳把新牌子拿給蘇揆呢!
不過這個正名搞得成本這麼高,所有商標法律文件等等都要改,總覺得實在不敷成本啊。
這些成本若可換得國際尊嚴,我想那是很值得的。 :)
不過問題就在於花這些錢能換得什麼,不是嘛? :)
國際尊嚴是個很抽象的詞彙,到底價值多少很難衡量。只是我很懷疑是不是大家關起門來改改名字,就會有國際尊嚴了...。
要說起來,國會議員少打一點架,政治人物少捲入一點貪污弊案,恐怕對國際尊嚴的提升會更有幫助吧。
在政權不穩的情況下,當政者通常還是以短期利益為目標,所以也就會有這些舉動...
說到國際尊嚴,假設台灣不靠近中國,而靠近日本或美國,那恐怕早已成為一縣或一州.這幾個字.其實也只不過是為政者的一些口號罷了.
你是以成本面(稅金的運用)來看,但很多時候在政治面考量下,那是無法避免的,撇開在國際品牌上商標重複不談,國名的辨識度就是一個相當惱人的問題,牽涉到國際關係,要考量的問題更多,不能只把它想成閉門造車的行為。題外話:若接下來要與大陸談合(國民黨上線),企業名稱同樣要做區隔,照常改翻天。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