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jeanystalk@gmail.com

2011年10月10日

「Into the Wild 阿拉斯加之死」一書一二事(上)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by Jon Krakauer Profile Photo

阿拉斯加之死」的原文書出版於 1996,原本是1993年一篇刊登在【戶外】雜誌 (Outside) 的短篇文章,後來作者 Jon Krakauer 決定繼續蒐集更多資訊,改寫成書。2007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是 1998年,天下文化出版的繁體中文版第一版。彼時留下了一些文字心得,此書和2003年 cchris 當時刊登於台大椰林海外旅遊版的阿拉斯加賞熊記,可以說在心中埋下了我去阿拉斯加旅行的種子,最終於去年成行。

去年由於要去阿拉斯加,我又重新讀了一遍「阿拉斯加之死」,此次讀的是英文原版。書中提到的包含加州、墨西哥、及阿拉斯加等地的地名,由於這幾年長住美國,於是看來毫不陌生,又是不同滋味。但很奇妙地,我發現我對克里斯的看法卻產生了相當大的改變。本來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卻在翻閱舊文時才赫然驚覺。

歲月遞嬗,本以為自己價值觀一路行來應該與過去一致,卻發現原來已經有所不同了,而且現在的我與過去的我立場迥異,實是匪夷所思。

我沒有看過電影版的「阿拉斯加之死」。不過似乎由於電影版的關係,本書在台灣的知名氣也大幅提升,竟是不少人都看過,讓我頗感意外。 阿拉斯加也一躍成為許多人想去的旅遊地點,想當初我說要去阿拉斯加的時候有多少人覺得我瘋了啊,真是今非昔比......。

(這個感嘆和2001年我說我要去柬埔寨被說瘋了的感嘆一致,曾幾何時柬埔寨在現今台灣也算是流行的行程了)。

為了兩相參照,我決定也把當初的文字一併錄下於此。由於篇幅過長,本文將分為上下兩篇。


Wed Dec 16 09:12:01 1998

禮拜五,心情悶悶的。 

下雨的台北,又濕又冷,而心情也很沉。就在這個時候,看到「阿拉斯加之死」。

其實這是又一個年輕、熱情、卻可能有點魯莽的年輕人的故事,真實的發生在90年代的美國。 克里斯,一個大學畢業,成績通通拿A的學生,卻在一畢業之後和家人失去聯繫,以搭便車、打零工、跳火車到處流浪。捨棄了家人進入法學院成為律師的期望和出生即擁有的姓氏,追隨著梭羅過著回歸大自然的生活。傑克倫敦的書籍更使他對阿拉斯加冷漠,廣闊的生活起來深深嚮往。 兩年後,被人發現死在阿拉斯加的一個廢棄巴士裡,屍身已經開始腐爛,推測已經死亡兩個禮拜以上。 

死因:餓死與凍死。

作者以報導文學的角度來處理,更提到了他自己年輕時代的種種。也許是因為同樣面臨和父親相處的摩擦、和對自然與戶外同樣的熱愛與回應大自然的呼喚,使他對於克里斯的追尋更能抱著一種同情而理解的態度 。

不知道為何,好像大家到了大三就開始思考未來的生涯規劃。很多人(包括我)開始質疑起現在念的科系是不是自己要從此一生相隨,未來要繼續念這所?轉考其他所?出國?就業?還是考高普考?心情鬱悶,因為既不確定自己的方向,也看不清楚未來。

禮拜五沉沉的天氣,其實和心情低落不相干。

窩到書城看了幾本書:  一本是「破試管與吃角子老虎」,諾貝爾獎得主的自傳。令人欣慰的發現他在大學念的醫科也不是他真正想走的方向,所以他也是畢業後混了好幾年又逃到美國才開始慢慢清楚自己的嚮往。這真是令人大感安慰啊!我以為諾貝爾獎得主都是那種很早就清楚自己科學的志向,在年輕時就顯出過人的才華,一生鑽研。沒想到他們居然也有困惑徬徨的年少,對未來一片混沌。
     
一本是「愛麗絲漫游量子奇境」,看不是很懂。聯合報書評還評說他多麼的平易近人呢!一定是因為寫書評的人本身是電機系教授,本來就念過量子力學。

再來一本就是「阿拉斯加之死」了。也許是因為曾經看過傑克倫敦的書:野性的呼喚、白牙、生火等等,對於書中的描寫並不陌生,因此在看克里斯的一生時,覺得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做。一般人也許只是到戶外住個幾天,轉換一下空氣,他卻選擇了好幾年這樣體驗這樣生活...。也許最讓我感動的是,克里斯敢於作出有別於他人、大膽、充滿理想決定的勇氣吧?
     
生活本可以有多種面貌,是我自己把他釘死了,失去了熱情和自信,對未來不安。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麼?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又是如何?是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根植於現實,生活在「兔毛底部」的人。只想在已知裡求答案,卻從未敢嘗試未知的全新的方式。

難以想像凍死或餓死的感受,但死亡的氣氛或生者的悲哀,對我卻決不陌生。於是克里斯的死,更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他父母和妹妹的傷痛。這樣一個對大家都充滿友善充滿人道的人,為什麼對自己的家人卻是最殘酷的呢?也許多情最是無情吧?!
     
看克里斯,總不免想到「傷心咖啡館之歌」裡的耶穌,然而一是小說虛構人物,一是真實血肉。於是耶穌不死,而克里斯卻死了。

有些人對克里斯不以為然,認為他是抱著羅曼蒂克不切實際的幻想去到阿拉斯加。對於寒冷與曠野的可怕低估,只得以死亡作為代價....。

於是我很難對你描述清楚我的感受,只能沉默。


〔按:我已經想不起來這個「你」是誰了,似乎印象中是個長年參加登山社與羅浮群的朋友,對於克里斯的看法就是文中提到的「有些人」〕


Thu Dec 17 22:55:21 1998 


〔按:隔日針對他人對前一篇心得文的討論,對於不敢拋開一切追求理想的悲哀所做的回覆。那位朋友多年沒有連絡,因此他的回文部份也不可能得到他的同意刊載,故此略過。〕


其實我沒像你這麼悲觀耶。應該說,當時在心裡覺得很糟的時候看這本書,反而覺得如釋重負。怎麼說呢?一種很複雜的情緒。 

看到一半的時候忍不住想落淚:啊,原來大家都曾經如此脆弱,如此徬徨,對未來如此不安....。都曾這樣努力想藉著什麼來證明自己,作者年少的經驗,克里斯的經驗,和許許多多為了追尋心中某種東西而到曠野甚至因此失去生命的人,藉著登山時惡劣的環境和考驗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就像宮奇駿《紅豬》裡男主角和逝去的戰友齊飛的那片藍天,或者像傷心咖啡館之歌裡紅色的馬達加斯加土地。

也許就是因為那樣子的哀傷,使我更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家人的可貴吧!就某個角度說,其實我很慶幸看了這本書,讓我從過度焦慮而見樹不見林的狀態中跳脫出來...。

〔按:事實上此文也提醒了我,當年看「傷心咖啡店之歌」的想法和感受顯然與後來出社會之後2007重讀「傷心咖啡店之歌」的心得完全不同。〕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下篇呢?(敲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