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先撥亂井然有序的人生,才能找回生命的音色......這本書我覺得選材和陳玉慧的 CHINA (心得見此)有點像,都是一個西方旅人、因物件(本書的鋼琴相對於CHINA裡的瓷器)而在十八九世紀到神秘遙遠的東方異鄉,由此而生的自我追尋。兩書相較,不禁要說本書故事性和結構嚴謹度都大勝後者。
1886年,沉靜羞澀的鋼琴調音師艾德格,接到英國作戰部一紙奇特的委託令,要他前往緬甸叢林去修復一架名琴。而這架鋼琴的主人,是對英國皇室來說十分重要的陸軍醫官卡洛爾。
為什麼這架鋼琴會被運到緬甸戰地?醫官為什麼急欲修復它?
艾德格滿心疑惑,卻又深受吸引,於是他告別了妻子和倫敦平靜的生活,前往千里之外的未知異域。
途經地中海、紅海、印度洋,一路上他遇見了士兵、誦詩人、強盜、老水手,以及一位謎樣的撣人女子,聽聞了種種前所未聞的傳說。他還得知醫官特立獨行的事蹟,以及那架鋼琴所背負的和平任務,一股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油然而生。
炙熱的陽光、濃密的叢林、迷濛的水鄉、奇詭的音樂,這是艾德格從未經歷的世界。在叢林深處迎接他的,究竟是夢想的桃花源,還是另一個充滿詭計的殘酷世界?
就形式而言,本書的寫作方式是以第三人稱敘事、第一人稱書信體與第一人稱報告的混合構成。作者把鏡頭都放在調琴師的身上,讀者的視角只能跟隨調琴師一路行進,慢慢發覺緬甸(撣邦)這個國家的文化風俗和政治情勢、醫官這個人,以及對自我的追尋與省思。作者刻意選用維多利亞時代的時代背景,刻畫當時對撣邦這東方異鄉的謬誤想像,而一小段調琴師和英國駐緬的軍官與家眷們的互動也具體而微地展現維多利亞時代的社交氛圍。
我喜歡他描寫緬甸的風景人文的部分,很容易勾起我去柬埔寨、泰國、印度一帶旅行的回憶,彷彿可以感受到熱帶雨林的濕熱,捲曲的藤蔓、肆虐的蚊子、香料的氣味,十分詳盡寫實。但東南亞的一切,對於主角這位英國白人與跟隨他視角的讀者而言,又顯得雲裡霧裡,隔著一層蒸騰水氣的朦朧,帶著幻想色彩。
讀書的時候窗外下著雨、溫度僅約華氏五十度,彷彿間和當初在尼泊爾安納普納讀馬圭斯【百年孤寂】的記憶重疊:彼時我在 Marpha 這個小村,雪中如濃墨畫就的乾枯的蘋果樹、身上裹著睡袋又蓋上一床乾硬的棉被,喝著熱茶猶瑟瑟發抖;書裡的世界卻是香蕉林和熱帶的藤蔓,瘋長著把家族一切痕跡湮滅。【百年孤寂】開創了魔幻寫實的作品,但對我而言,卻是書外的寒冷和書裡的炎熱的強烈對比才是最魔幻又最寫實之處。
至於另一主要人物,醫官卡爾,到底他本身對戰爭的想法到底如何?到底是甚麼樣個性的人?到底是否通敵叛國?
其實這種種都不是重點。醫官在本書裡的角色個性面目都很模糊,與其說是現實人物,不如說更像是調琴師與眾人的自我想像中的投射。讀書時我想到了【等待果陀】這部戲,從戲一開始眾人便談論著果陀、等待果陀,但最終果陀也未出現,果陀此角色只存在於眾人的談論臆測間。此書則從一開始醫官卡爾的書信、眾人對卡爾的傳說、調琴師自己對醫官的臆測,當醫官終於現身之後,與主角有所互動,卻發現一直到終局一切仍然是個謎。
書中幾段我很喜歡的部分,分別是醫官與調琴師討論「奧德賽」,醫官提出這個希臘傳說裡的眾人,「與其是迷途的故事,不如說是看過各種奇景後,而沒有辦法回家,或者是不願意回家。」以及最後引述奧德賽的食蓮人:
我的手下繼續前進,遇到了食蓮人,
那些人無意殺害我們的同伴,
只拿了蓮花給他們品嘗。
他們一吃下甜如蜜糖的蓮花果,
就不願帶信回報,也不願離開,
只想和食蓮人待在一起,
吃著蓮花,忘卻返家的路。 -- 荷馬【奧德賽】
如果說奧德賽的故事是ㄧ個明喻來類比醫官與調琴師這些異鄉人,那麼另一個線索則是調琴師在追尋過程中價值體系的崩壞。調琴師本來極重規律,且正是運用如數學般精確又嚴謹分割的巴哈平均律重建規律的人,最終卻將鋼琴拆解沉入薩爾溫江;對妻子的忠實,則在撣邦的雨林的水氣中氲騰為與金笛之間暗暗流轉的曖昧。更如遭食蓮人引誘的水手般在撣邦流連不捨。
另一個我很喜歡的片段則是醫官講到坐上火車時看到沙漠的沙塵和批著頭巾的拉賈斯坦牧人那段,去過印度拉賈斯坦的我很容易就能想像那個畫面。而這個畫面,卻又和一開始調琴師在紅海上遇到「一個故事的人」的阿拉伯人描述的故事裡,那個超現實的沙塵暴和女人和夢境導致的耳聾。最終結局完美地連上開篇,又能與這些畫面互相呼應。
由於書中許多描寫刻劃都非常立體而有畫面,又帶著大量古典音樂元素,我很期待本書在 2013 年將改編的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