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
讀馬家輝【愛。江湖】、【中年廢物】
昨日母親大人打電話來抱怨本站久未更新,一則換書會啟事已經掛了大半個月。我吶吶回答,該換書會定在 12/16,尚未召開呢!但上次換書會換回的書倒是看了七七八八,可以分享幾則。
我閱讀多傾向小說或非文學作品,現代雜文作家有印象者不多,腦中出現的不是老一輩的琦君之流,就是董橋、舒國治、余秋雨等等;至於新生代的作者、尤其是部落格起家、以言詞犀利聞名的作者,我也不一定愛看。主要是言詞犀利者,起初雖能為讀者出一口惡氣,但久了常常越過那個「度」、流於尖酸刻薄。再則寫的內容多為飲食男女,看久了也膩味。
因此此次友人介紹馬家輝其人其書,借回他的兩本雜文集:【愛。江湖】與【中年廢物】,主要集結其歷年發表的專欄文章,內容多為電影與男女的雜文。
馬家輝出身香港,後來因立志要研究李敖而到台灣念大學,之後又飄洋過海到美國念完社會學博士。後又輾轉回到香港任職明報。
我很喜歡他一點就是他大部分影評都是有表達出立場的,從行文中可以看出他到底喜歡不喜歡,喜歡哪一點、又有哪一點覺得可以加強;這一點比起很多評論文字寫得雲裡霧裡堆砌字句讓人完全看不出評論者立場好得太多;但是他的遣詞用字又相當溫柔敦厚留有餘地,不像許多人的評論為求機智犀利流於尖酸。因此看起來格外舒服,既有爽利的觀點,又還留有敦厚空間可供迴旋。
【愛。江湖】
先說一點和內容無關的:本書的排版我很不習慣也不喜歡。主要是篇名都放在文章的下方,篇和篇之間又沒有分頁,造成閱讀上容易當成把不同文章都一個整體(或只是一篇文章的分段),於是覺得連接觸跳脫突兀,才回神原來已經另起新文。另外由於時間交錯,實在應該在文章後附上當初發表的時間,才有助於理解前後文的關係。尤其有時一個主題有好幾篇文章,感覺有些可能是短篇隨筆,比較接近草稿形式,有些則奠基於短文才發展出來的完整文章,十分混亂。如果有發表時間會有助於了解同一主題不同文章的前後關係。
此外,輯一~輯四之間分輯的呈現也很模糊,不注意很難發現換一個主題了。可是同一輯裡面反而有時候會插入無關的整頁照片或文字座分隔,十分奇怪。總之本書的編排乍看是有經過設計的結果,可是很違反我的閱讀習慣,讀起來常常會卡住,相當困擾。
回到書本身:其實我覺得馬家輝有段時期(主要是輯一)的用語很受佛經影響,如善男子善女子。另外他顯然極度喜歡張愛玲,通篇引用甚多(這一點在後來讀「中年廢物」時得到證實)。應該也相當喜歡鄭愁予、余光中,從行文之中完全看得出時代感。很有趣的是他雖然中學念浸信中學,不過基督教的影響倒是顯得淡薄許多。
本書提到的電影我大概有60%左右有看過,有一些不太確定英文名的電影就不知道。另外港片我看得沒那麼年,尤其近幾年的港片,我看得就更少了,以至於影評部分看來頗感疏離。大抵影評或書評這類文章,如果沒看過原作便有隔閡吧。所以其實整本書我最喜歡的反而是輯四,一些紀念去世朋友行誼的文字。印象最深刻的事青文書屋的老闆,在關店時的雜感,乃至最後被人發現身死於放書的倉庫,幾篇文章前後對照,令人揪心又感可佩。寫灣仔提到的江湖路,亦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總體來說,由於題材不熟悉,我對此書並沒有太深刻的共鳴。
【中年廢物】
我喜歡這本書勝過【愛。江湖】,一來排版大勝,讀起來舒服許多;二來這本書寫的內容我都比較熟悉,像是張愛玲,還有提到的電影,以及相關的時事(如 Michael Jackson 過世,或是陳冠希事件。
Michael Jackson 去世的文章收錄好幾篇,可以看出他前後立場的改變,如一開始覺得 Michael Jackson 去世的時間正好,免得在接下來的巡迴讓歌迷失望,後來看過 This is it 之後的觀點則完全改觀,轉而嘆息不已。讀的時候頗有所感,想到當時 MJ 預計復出受到的冷嘲熱諷,到最後身死後眾人同聲嘆息,尤其在兒童性騷擾一案當年的小男孩指證其實當年是受到父親教唆而作偽證之後,大家更加痛惜。可事實上在過程中都能堅信他、支持他的人,又有多少呢?
書中提到的 Bob Dylan 巡迴,我也記憶猶新。
「風裡青春」一文,講到他一位女性朋友去看 Bob Dylan已經看了四次,即將看第五次:
「臺上臺下一起在音樂中變老,其實是一種難得的福氣,宛如老朋友聚首,時移事往卻幸好別來無恙,never ending,你能唱就繼續唱吧,我能來也將繼續來,直到任何一方永恆缺席,請在音樂裡懷念我,那叫喊過的原來不會老,青春都寫在風裡了,抬頭即見,嗯,好美麗。」
這段讓我感到十分溫馨,也喚起我看 Bob Dylan 的記憶。
我記得 09 年去看 Bob Dylan 的演唱會,是在一個棒球場舉行。當天出場順序是Willie Nelson (1hr)、John Mellencamp (1hr) 、Bob Dylan (~90min)。前兩位的聲音我覺得狀況都相當好,Bob Dylan 的演出則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雖然我本來就知道他聲音沙啞低沉,可是現場真的低啞到一種極致,比起專輯來說不可同日而語,讓人只想到懸崖峭壁的粗礪表面,難怪眾人咸認他的聲音已毀。但他的音樂如果不是這樣的聲音表情,應該就不一樣了吧?
一整場我都一直注意一對有相當年紀的男女擁舞,非常美,讓我忍不住地想到Bob Dylan 的音樂大約便是陪伴他們從年輕一直到現在吧!私以為這也許便是文化的差異,大家並不是看所謂傳奇人物或是朝聖的心態而來的,就只是來享受音樂,跳舞。
又有許多父母帶著兒女,於是小朋友們在Bob Dylan 的音樂下亂蹦亂跳,或是沉沉入睡。Bob Dylan 對他們來說不是甚麼距離遙遠的傳奇人物,就是生活的背景音樂,文化的一部分。感覺也許就像是我們小時候聽到父母聽的梁山伯與祝音台,或是鄧麗君的感覺吧?
沉浸在音樂裡跳著自己的舞,這是很美好的事情。Bob Dylan 粗礪沙啞的聲音,讓所有的歌曲都有了一種歲月沉澱下的歷史縱深。
讀這本書又喚起我許多回憶,隔了一些時間回頭看去當年電影當年事物,許多當時的喧囂與喜怒都被過濾了、沉澱;隔著幾年光陰回頭看去,便覺得一切都是淡淡的。
「青春都寫在風裡了,抬頭即見,嗯,好美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