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陳玉慧,是因為【海神家族】,這次換書會則看了【CHINA】,因此併作一篇。
【海神家族】
文案:
透過一名異鄉女子的溯源之旅,尋認一個神祇的故事和家族祕密,以複瓣結構一層層推進家族愛恨幽辛,在一個擁有各種名目的小島,海神無言垂視著女性的哀愁,男性的缺席,家國的情恨,陳玉慧以精錘及深入心理的文字描繪神與人的返家(home coming)旅途,以優美而哀傷的語調敘述家族樂章,同一旋律在不同篇章變奏交響,各自獨立又緊密銜接,情節動人,故事引人入勝。陳玉慧建構陰性史觀,為台灣家族史寫作樹立全新的文學風貌,她描摹歷史邊緣性的人物,影射百年台灣命運和歷史傷痕,深刻思索台灣人的意義,解答個人與族群的融合與對立,為台灣近年來長篇小說最重要收穫!
當初因為讀龍應台的熱門話題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友人蘇菲提到同樣描述該時代的作品,她覺得【海神家族】大勝【大江大海】,於是慷慨借書給我,從而認識了陳玉慧這個作者和這本書。
開局以一個長居德國的女子回台與兩尊神像(媽祖的左右護法千里眼和順風耳)溯源之旅為起點,從入境後與計程車司機的談話來切入。我自己是覺得這樣的開局法實在太過刻意,尤其和計程車司機的互動,相當生硬,給我的感覺完全是為了作者想表達的思想而設計出來的,現實中的人應該不會有這種對話吧!不過熬過一開始這段,後來就越來越好。由母系家族故事往前回顧,有台籍日本兵後成為228事件失蹤人口的外公和琉球女子嫁入台籍家庭的外婆綾子、二叔公參與二七部隊反抗國民黨失敗後成為通緝犯流亡巴西、母親靜子嫁給外省人二馬、遠離台灣旅居德國的女兒....
本書的布局很有趣,透過不同角色不同立場的人來構築出一個時代的縮影;略有些可惜的就是每個角色的篇幅都很短小,與其說是長篇小說,更像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其實有些角色的故事我蠻想看他發展得更完整的;不過如果每個角色都要寫得很仔細又豐富,恐怕這本書的篇幅就要好幾倍了。所以選擇現在這種方式呈現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CHINA】
文案摘錄:
故事從十八世紀的西方開始,一位礦物學者愛上有夫之婦,於是以槍戰決鬥斷定愛情結果,孤單的學者死裡逃生,傷心之餘,他出發到中國,邈遠的東方,為男爵尋找製瓷祕密。漸漸地,他深入這片廣曠的土地,以其科學知識與習得的中文,甚至進入皇宮內苑,成為皇上的寵臣。他沉溺於瓷器與愛情的找尋,並誓為其奉獻生命.......
陳玉慧奔途於台灣、北京、慕尼黑三地,以「那個站在東西之間的人」,將靈魂與血汗如投入瓷窯熾熱紅火中,所虔意鍛製煉情煉字煉心之絕美長篇。
跨越迢遙東西距離,連接現今與從前,交流異國文化語言,作者讓中西美學與價值觀對話,真假虛實新古相錯,以意識流的剖白寫法,穿梭男人與女人身體,像要穿過所有最遠的隔閡最堅固的核心最難的謎,只為找尋永世恆存、無以倫比的「美」。關於以上文案,我個人的意見是打一個大叉叉然後就可以丟掉了。
迥異於【海神家族】更近短篇小說集的形式,這本書就是真正的長篇小說。作者想要在此書裡處理幾個議題:東方遇上西方的文化衝擊、瓷器與愛情、男性與女性。
剛開始讀起的時候十分意外,不知道是否為了表現出德國人日記口吻,文字那種不中不西的翻譯味很重,以至於我還忍不住看了一下封面確定是否真的是陳玉慧寫的,還是又一翻譯不忍卒睹的譯作;詎料此種行文一直持續到卷末,十分糟糕。
主旨既是「瓷」和「愛」,追尋瓷器起源的主軸部分顯得呆版生硬,作功課做得太多卻沒有徹底融合,穿插許多原文註釋,塞了許多瓷器的知識,反而故事本身欠缺衝突和張力(雖然照大綱來說本來該可極具張力的)。至於「愛」的部分,則不管是第一段促使他決鬥乃至遠行中國的感情、或是第二段促使他為之干犯大不韙的感情,都欠缺說服力。只有嘴巴上說多愛多愛,但完全看不出這兩段感情(尤其是第二段)的基礎為何,進程如何。朋友說這本書是「認真做歷史功課的言情小說」,但我覺得此書完全沒有達到「言情」的標準,要稱作言情小說也未免牽強。
作者的野心也大,想寫瓷寫愛。寫政治寫當時的文化,寫東西方的衝突,但最後力有未逮。主軸明明應該是可以很有意思、很緊湊的一本書,結果卻是鬆散無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海神家族形式上比較類似短篇小說集,每一篇只需要處理該篇重點人物的某些重要時刻,比較容易駕馭;要構築長篇小說,就有心無力。我也很好奇作者為何要選擇這種鬆散的第一人稱日記體方式,這種呈現易寫難精,很容易散掉垮掉,而很不幸地這本書就是一個例子。
最後覺得這本書最好看的部分是[附錄]薩克森血碗:作者自云創作歷程的部分。唯有此短短文章,顯得氣血充盈、骨肉亭勻,文字終於流暢了起來。但當然沒有讀者是為了看附錄而看此書的吧 !
兩書相較,不論文字的語感、或是表現的形式,「海神家族」都大勝。據朋友云作者另一本書【書迷】表現也只有普普,大約是作者嘔心瀝血、精氣神都用在半自傳性質的海神家族上了。委實有些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