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jeanystalk@gmail.com

2007年12月31日

USC TROJANS

到USC的校園及週邊走上一遭,很難讓人忘記USC的識別色︰酒紅色的底、明黃色的字,再加上一個大大的字︰TROJANS(特洛伊人)。
為什麼要稱呼自己為「特洛伊人」呢?

說起TROJANS,不是想到電腦病毒、就是想到特洛伊戰爭;前者特洛伊木馬病毒命名還是因後者而來。荷馬史詩中,因傾國傾城的斯巴達王后Hallen被特洛伊王子Paris帶回特洛伊,斯巴達憤而聯合希臘各國、與特洛伊交戰十年;最後希臘人留下木馬、讓特洛伊人帶回城內,夜半時希臘士兵由木馬內潛出屠城,特洛伊自此滅亡。

既然如此,把自己暱稱為「特洛伊人」豈不是兆頭不好?
據說這暱稱是源自於1912年,USC與Stanford的一場比賽;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體育版主編Owen Bird盛讚USC選手雖然面對裝備佳、人數龐大的敵手,仍顯示出旺盛企圖的奮鬥精神,在文中以特洛伊人稱之。最後由學校官方認可,從此拍板定案為USC人的暱稱。「特洛伊人」代表的是︰無論情勢如何,都全力奮戰到最後的精神。
荷馬史詩中的悲劇戰爭的神話色彩雖重,但也反映了當時地中海希臘和小亞細亞之間的戰爭與衝突;十年戰爭中希臘聯軍即使人數眾多、武器精銳,卻始終無法攻陷特洛伊城,特洛伊人的奮戰精神自是不消說。特洛伊最後的失敗多少是因為眾神的偏袒,命也、運也,帶著悲劇色彩。

但不論如何,最後特洛伊是戰敗了,向來講究「吉利」與「好彩頭」的台灣社會,萬萬不可能取這樣的名字吧。就這一點來說,我挺佩服當初拍板定案的校長。


校內有尊雕像叫做”Tommy Trojans”,據說若是和世仇UCLA比賽時,都需要以膠帶防護、更有學生露宿保護、以免遭到UCLA學生潑漆破壞呢。

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的Rose Bowl決賽由USC和Illinois比賽,各大電視網如ABC、ESPN等等可都聯播呢。這幾日仔細研究起來,才慢慢體會出了點味兒;選手們在美國大學校際比賽說穿了就是能否進職業賽的前奏,也難怪這麼受人重視了。而在看球、加油、穿戴USC的紀念商品時,對學校的深厚認同和感情也就建立了吧!USC Trojans(http://www.usctrojans.com/) 的網頁,結尾竟然是.com更可以體現這樣的良性循環商機無窮。


今天經過校園時,看到青春無敵的大學生們正在排練繞場儀式,一時之間也禁不住熱血沸騰;可惜我一不是USC學生,二又不懂美式足球,一腔熱血也就只能沸騰三秒鐘就冷靜下來了。


2007年12月30日

聖誕節和聖塔安納風

初來乍到、正逢美國耶誕假期,來美數年的二姐熱情邀約、去他家過節。

二姐是大堂伯的女兒,以往逢年過節返鄉才碰得上面,一來因為年紀的差距、二來二姐後來舉家到美國發展,也很多年沒見了。

二姐是乾脆爽朗的性情中人,笑容如晴天白日、朗朗乾坤,彷彿所有的陰霾都會一笑而散;二姐夫則是敦厚斯文、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兩人性情一外放、一內斂,但卻協調得很好,對我們更是一致地多所提攜照顧。論輩分算是甥兒、論年紀其實也只差十幾歲的Jason,除了對南加州複雜的道路系統清清楚楚、可謂「人型導航系統」之外,對於哪些東西去哪家量販店購買最為划算更是瞭如指掌,這次真該頒個「恵我良多」的匾額給他。Jason的妹妹Lydia,雖然有點害羞、兼之語言多少有些隔閡,交流較少,但也是個琴藝繪畫雙棲、真性情的好女孩。

簡言之,這是個可以合唱「我的家庭真美滿」的幸福典範就是了。

二姐家在洛杉磯南邊的Orange County、離Irvine約二十分鐘的一個小鎮。開車南下,一進入社區就覺得悠閒寧靜,不禁發出「這才是美式住宅呀!」的感嘆,和我們在Downtown 看到商店住家廣設鐵窗、入夜也不敢在外閑蕩逗留的環境天差地遠。

今年十月底延燒到十一月初的南加州大火,從洛杉磯北邊的Santa Barbara一路燒到美墨邊界,二姐家旁的山林也被焚燒殆盡。之前電話上聽說的時候,還不覺如何;實際看到、才發現果然十分嚴重,林地一片焦黑枯黃、寸草不生。聽二姐說起當時火勢甚大,消防隊也只能想方設法隔開住宅區不受祝融之災,至於山林部分也只能聽之任之。他們當時也被疏散,學校公司停班停課;更甭說之後空氣中充滿煙塵。火勢雖堪堪燒到附近公園、甚至還有鄰近住宅受災,二姐家尚幸無礙。

在台灣雖也看到南加州大火的消息,卻難有深刻感受。當時忙忙碌碌,注意力只在搬家打包,對本地新聞尚且不聞不問了、又哪裡關注到太平洋的另一端呢。說來也是目光短淺、自私自利的傢伙啊。

造成這次嚴重的森林大火,除了加州乾燥、也是野火助燃。高中時上地理課、說到加州十月到三月常有季節性焚風,耶誕夜也算領略到這聖塔安納風(Santa Ana wind)的厲害了。一整夜都聽到風呼呼做響,路樹倒塌、籬笆損毀,看新聞洛杉磯市更有電桿被吹倒、變電箱爆炸、路樹燃燒,將近一萬戶居民及商店停電的消息。

但話又說回來,身處其中又未覺如何,只覺挺像新竹冬天的風勢、但還不到強烈颱風的架式。看新聞陣風速度達到85mph〈近時速150公里〉還嚇了一跳。如此說來,莫非冬季的新竹風還真的是很厲害呀?

2007年12月22日

山谷小花與手機之關係

鹿橋在「人子」裡有個故事,說到山谷裡許多的花苞,而每朵花苞都有它被賦予的顏色,整個夜晚就是為了開花而做準備、朝陽升起時開出燦爛的花。只有一朵花特別地幸運、可以自己決定的顏色,所有的花朵都十分羨慕、她自己也備感榮耀。整個晚上想著想著,還是決定不了自己該開什麼樣的花;清晨時、所有的花都開了,就只有這朵花苞呈現半透明地、還未開花就枯萎了。

沒有自主選擇機會的不自由人、精神苦悶;有太多選擇機會的人,也未必開心。消費者雖然都想要最物美價廉的商品或服務,但比價也需要成本;受限於時間精力,在可接受範圍內、往往會妥協於也許不是最物美價廉的選擇。

身為一個初來乍到新環境的現代人,想當然爾就是該趕快辦隻手機、有個連絡工具。在台灣時,朝思暮想的就是來之後非辦隻iPhone不可。雖然說我早知iPhone 只綁AT&T的門號〈印象中Apple和 AT&T似乎還因此被告呢〉,但是誰管AT&T的服務如何呢?重點是iPhone、iPhone啊!從Steven Jobs發表iPhone的第一天起—不,應該說、從傳出Apple會開發手機的謠言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持續關注iPhone︰iPhone發表了、iPhone熱賣、iPhone缺貨、iPhone降價……。我甚至還研究了一下iPhone概念股的連動債哩。

但一進了附近通訊門市的門,就開始頭痛。首先光是這裡的系統商就至少有 Sprint、MetroPCS、AT&T、T-Mobile…,推出的費率方案更是五花八門。我心愛的iPhone所綁的AT&T,光是押金就要一人$500,而iPhone還要另外花$300!而AT&T的費率「似乎」也比較高…一聽之下如墜冰窖,愛時尚愛流行的少女情懷不敵以省錢為指導原則的歐巴桑腦袋,大約三十秒鐘後我就棄甲投降。

最後是選擇了Sprint Family Plan、含兩支門號並搭配免費手機Samsung M300。辦了之後才發現原來Sprint是CDMA的系統,不過總是擁有了生平第一隻有相機功能的手機。但簽完約之後就開始猶豫︰
…似乎應該選擇T-Mobile的Family Plan,直接拿sim卡裝到台灣手機比較方便又省錢?
…但話說回來Sprint晚上七點以後打電話免費…
但T-Mobile可以一個月暢講700分鐘、勝過Sprint 500分鐘 …
……………
總之就在這種很難完全比較優缺點的狀態下辦了手機,深深體會了山谷裡那朵無所適從的小花苞是如何地煩惱!

最奇妙的就是,當店員和我們解釋的時候,我們都聽得懂;可是當看到帳單上密密麻麻的費用,又無法理解這些數字如何對應到剛剛的方案。可是實際上付的錢,的的確確就是口頭解釋的那些數字。到底這些難解的謎是怎麼一回事呀?比方說,我們的方案是$59.99,但店員卻幫我們用了$89.99方案、以waive掉開通費$36的費用…其他收費項目明細族繁不及備在,但總之在黑盒子的加加減減過程中,最後的結果竟然又和當初說的一般〈但又不完全一樣、他還找了我們幾cents〉。

令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裡手機費率之高。

說起「手機」本身的費用倒是和台灣差不多,可是只要加上服務,那就貴得很了。比方說 MetroPCS預付的一個月$30的方案是unlimited domestic call〈其實光是怎麼樣的call稱為domestic call 我就不懂了。似乎不完全是用網內網外的概念,比較接近地區?〉;$35一個月的方案則是可以有 long distance;至於$40才會有語音信箱、文字簡訊、來電顯示功能…以上,都沒有國際漫遊。來電答鈴要另外$1.75,來電轉接一個月要$5…等等。

本來出國前是一心要把台灣手機給退掉的;但被這裡的費率嚇過後,突然覺得,其實每個月付個新台幣一百多塊錢,把我的台灣門號維持住,似乎也顯得很划算了。

2007年12月19日

風水最重要!住之卷

十二月十七日,到達USC的第一天。

今日重頭戲就是要找到住處;在台灣的時候就已經透過網路上的租屋資訊、聯絡了一些人,希望一來就能夠開始看房子、迅速找到落腳處;不知為何,許多人聽到我們要先找房子的反應都是︰「你們沒有先透過學長姐先找房子嗎?」但我的想法是,找房子不是需要自己親身看過、才知道是不是滿意嗎?學長姐找的房子,如果沒親眼看過,怎麼知道適不適合呢?After all,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本來十七日約好的兩個人都已經找到接手的房客,頗受打擊;幸好最後還是看了四個地方後,找到了滿意的住處︰一房、一廳、一衛、一廚的格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租金一個月$1220〈包水、垃圾處理、瓦斯〉,含車位,門前就有USC校車站牌,出入並有門禁管制,另外建築物內有Laundry。位於學校北邊走路五分鐘左右的Ellendale Place,據說—只是據說—是治安稍微好一點的區。不過我個人覺得大概也好不到哪去,畢竟整個USC就是在治安稱不上好的downtown,學校還會天天發crime alert 呢。所以距離近、且門口就有校車站牌,除了方便之外、還有安全吧!

不過這邊的住宿費用真的太高了.....(昏)

其實這次看屋的過程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USC附近的公寓,似乎都是租屋公司壟斷了。之前在台灣也住過被我戲稱為「鴿子籠」的地方,尤其在學校或園區附近,多半有一整棟三四層樓高、每間都隔間成套房單位出租。只是這樣的出租套房多半是房東自營,零零散散、沒有制度可言。但美國這裡似乎就不是如此,幾家租屋公司都有相當大的規模、也有許多資產;而每棟格成的單位更有許多是以套房(studio,即不含廚房)、一房一廳(one bedroom)或是 兩房一廳 (two bedroom,多半還會有餐廳空間)為單位。整棟宿舍由租屋公司設有housing manager,在辦公時間內處理所有事務,有時這位manager (or landlord)就直接住在宿舍裡。

之前和琉以聊到租屋,她說英國都說成”one-bed flat”,我說美國好像都是寫成”one bedroom”呀?兩人還為了說法上的岐異覺得有趣。人來此之後,才突然理解為何稱為”one bedroom”,因為真的和一個房間也相差不遠矣!

閒話說完,提供一下找房子的連結吧...
USC附近的租屋廣告 <= 我就是靠他找房子的
只能排 next school year 的 Conquest Housing
應該只是仲介的 CalStudentHousing

邁向洛杉磯新生活

十二月十六日,啟程飛往美國。
短時間內經歷太多長程飛行,的確叫人有些困倦;埃及旅程的舟車勞頓似乎還沒調整回來,長路迢迢、風塵僕僕又往洛杉磯飛去。和親愛的家人一一擁抱,往新生活出發。

洛杉磯機場和我想像大不相同,入境的各色人種繁多、旅客遠多於居民,看得出相當忙碌、也有點大機場的規模,但建築或室內裝潢本身卻毫無花俏、甚至略顯寒傖。一盞盞白慘慘的日光燈下,就只有海關人員、行李轉盤,入境大廳頗為侷促、幾間小小的商店擠在一起。

晚上十點,終於等到了機場附近旅館的接駁車,CHECK IN 之後就睡下了。

十二月十七日,從機場附近的旅館轉往 USC 附近的旅館。四大箱合計128公斤加上手提行李不少,PC一心想要像休旅車大小的計程車來載,請櫃檯叫車時特別強調了要”LARGE ONE”,只見櫃檯小姐笑容可掬、用流利的西班牙文〈註〉叫了車,又要我們在一旁等待……

沒想到等來了一台加長型的林肯!
……大家對”LARGE”的定義是不是差太多啦!!!

對著笑容可掬的中南美裔司機,硬著頭皮上了車,開始擔心起這一趟計程車花費為何…難道這是從此展開奢華[誤]留學生生涯的預告嗎?

註、是的,根據這幾天觀察,西班牙文似乎是普遍通行的第二外國語……市中心一帶的銀行、餐廳等等,都會英西文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