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龐大,兩套鼓、兩個鍵盤、四個銅管、一支薩克斯風兼小提琴。
一開場便是 Seven Bridges Road,四位老先生合聲清唱,聲音狀態仍十分地好,彷彿這些年的時光不曾流逝。一首首熟悉的曲調滑過耳際,看著四周平均年齡都有五六十的觀眾,感覺十分親切溫暖。
錚錚的吉他聲滑出,背後的投影是黃昏的圓頂建築剪影、還有幾株椰棗樹的輪廓。
.......難以置信我竟然有機會看到 Hotel California 的現場。
※※※
其實對老鷹合唱團,最早是我小學的時候從我哥買的錄音帶認識的。那時候他還有買一些槍與玫瑰、滾石(我小時候常常把這個滾石合唱團和後來出國語歌曲的那個滾石唱片混淆)、齊柏林飛船等等的錄音帶,對我而言都是歸類在英文歌,或是西洋熱門音樂。我印象中那些卡帶通常還夾附一張破破爛爛的紙,上面印滿了密密麻麻的歌詞......
國中之後,常開著廣播,為了假裝自己認真是學英文,固定會把頻道開在ICRT。ICRT會播報熱門金曲,也會報當周Billboard排行。Hotel California 是一首點播率很高的老歌,開頭的吉他旋律和間奏的電吉他,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算不知道歌詞、不了解意義,也能在適當的時候跟著唱:
"Welcome to the Hotel California
Such a lovely place
Such a lovely place...."
聽著 ICRT度過了我的國中和高中。那時候我還很喜歡 Bon Jovi 的"Always",也是常常出現在電台的熱門點播歌曲。英文老師帶著我們唱這首歌,似乎愛情就該是這樣蕩氣迴腸,直到星星不在閃爍,比永恆還要再多一天。
後來卡帶漸漸式微,CD普及了。上了大學開始打工、手頭比較寬裕,買了Sting的精選輯。
Sting 的"Russians",我一聽就迷上了,甚至對著歌詞反覆跟著唱。彼時距離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的記憶還不遙遠,第一次知道以前常常說的戈巴契夫原來在英文裡是拼成Krushchev,原來意識型態是ideology,原來蘇維埃是Soviets。
聽著"Englishman In New York",想像著一個異型行走在紐約街頭的場景、然後發笑。(I'm an alien/ I'm a legal alien/ I'm an Englishman in New York)想像著住在異國、面臨不同文化衝擊,到底要喝茶還是喝咖啡,而最後歸結於「做你自己,別管其他人怎麼說」(Be yourself, no matter what they say)。
之後,DVD 出現了。我也有了男朋友。
當時他有一片 The Eagles的DVD,是 1994復合巡迴的DVD。就看四個老頭子(......其實那時候還只能算中年人啦......)坐在台上,彈著木吉他清唱,印象非常深刻。那張DVD隨著我們搬家、在身邊帶了許多年,回想起來最深刻的印象是午後陽光照進新竹家的房間,灰塵在光線中飄浮旋轉,終而落在那張 DVD上的場景。
出國之後,這些身外之物都不知道在台灣哪個紙箱裡積塵了。
再然後,和朋友去了 Coachella,開始聽搖滾、開始到處聽現場。但聽新歡和廳舊愛的感覺還是不同。我覺得聽那種有回憶的團啊,有時候真的也不是聽那一場現場而已,常常只是透過台上的表演者回憶自己的過往。
聽到Hotel California 的時候,唱的人也許想的是 1969年,我卻想到很多是 2003-2007 之間的事情。
有時候想,這些表演者,同一首歌唱了幾十年,不知道還會不會想甚麼過往呢?或是已經內化成身體的一部份,每一個音要怎麼發展要怎麼表現,清清楚楚地知道明瞭。或者也不用思考,早就已經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可以毫無障礙地表演了。
有時候又想,他們到了五六十歲,表演的仍是二十幾歲寫的音樂,會不會表演得很煩呢?
※※※
Eagles 唱Witchy Woman的時候稍微介紹了一下歷史背景,出自 1972 的首張專輯。說當年他們都在 LA 某咖啡店看女生,好萊塢美女都會集中在那邊出沒。然後就說,這首歌雖然很長,可是創作時間不長,只花了兩天。「在 1975 年的時候我們做甚麼事情都很快。」(搖擺身體和掛在身上的吉他)。
Glenn Frey 和 Joe Walsh 還有一段很有趣的互動。Glenn 先彈了幾個音, Joe 也彈了一樣的音,於是 Glen 又彈了更複雜一點的旋律,Joe 也跟進(此時兩人更將吉它放在腰部做出衝刺、相當不雅的動作),這個橋段最後以 Joe 一小段複雜的炫技大勝告終。
這場演出總共唱了兩個半小時,從晚上八點持續到十一點半,老男人還是很持久的!
※※※
四月底聽了 The Ealges,六月十二日又聽了 Sting。Sting 這次演出是和管弦樂團搭配,經典齊發,幾乎每首歌我都非常熟悉。
那場演出當天就是世界盃英美平手。Sting 唱第二首歌之前就講他早上起來看轉播,而他對這樣的結果很滿意,因為這樣他就不用煩惱要如何面對(假如被英國打敗的)美國觀眾。然後開始唱 I'm an Englishman in New York。(不過英國歌迷應該會想打他吧!)
更令我意外地是連後冷戰時期早就不流行的 Russians 也唱了,在整個管弦樂團的伴奏下氣勢十分磅薄。在熱血沸騰之餘,不禁想到 Watchman 的場景。
啊,距離那個時代已經那麼久了啊。
圖說:Eagles-Hotel California
圖說:Eagles-Wichy Woman
圖說:Bon Jovi - Always
圖說:Sting -Englishman in New York
圖說:Sting -Russians
其實對老鷹合唱團,最早是我小學的時候從我哥買的錄音帶認識的。那時候他還有買一些槍與玫瑰、滾石(我小時候常常把這個滾石合唱團和後來出國語歌曲的那個滾石唱片混淆)、齊柏林飛船等等的錄音帶,對我而言都是歸類在英文歌,或是西洋熱門音樂。我印象中那些卡帶通常還夾附一張破破爛爛的紙,上面印滿了密密麻麻的歌詞......
國中之後,常開著廣播,為了假裝自己認真是學英文,固定會把頻道開在ICRT。ICRT會播報熱門金曲,也會報當周Billboard排行。Hotel California 是一首點播率很高的老歌,開頭的吉他旋律和間奏的電吉他,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算不知道歌詞、不了解意義,也能在適當的時候跟著唱:
"Welcome to the Hotel California
Such a lovely place
Such a lovely place...."
聽著 ICRT度過了我的國中和高中。那時候我還很喜歡 Bon Jovi 的"Always",也是常常出現在電台的熱門點播歌曲。英文老師帶著我們唱這首歌,似乎愛情就該是這樣蕩氣迴腸,直到星星不在閃爍,比永恆還要再多一天。
後來卡帶漸漸式微,CD普及了。上了大學開始打工、手頭比較寬裕,買了Sting的精選輯。
Sting 的"Russians",我一聽就迷上了,甚至對著歌詞反覆跟著唱。彼時距離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的記憶還不遙遠,第一次知道以前常常說的戈巴契夫原來在英文裡是拼成Krushchev,原來意識型態是ideology,原來蘇維埃是Soviets。
聽著"Englishman In New York",想像著一個異型行走在紐約街頭的場景、然後發笑。(I'm an alien/ I'm a legal alien/ I'm an Englishman in New York)想像著住在異國、面臨不同文化衝擊,到底要喝茶還是喝咖啡,而最後歸結於「做你自己,別管其他人怎麼說」(Be yourself, no matter what they say)。
之後,DVD 出現了。我也有了男朋友。
當時他有一片 The Eagles的DVD,是 1994復合巡迴的DVD。就看四個老頭子(......其實那時候還只能算中年人啦......)坐在台上,彈著木吉他清唱,印象非常深刻。那張DVD隨著我們搬家、在身邊帶了許多年,回想起來最深刻的印象是午後陽光照進新竹家的房間,灰塵在光線中飄浮旋轉,終而落在那張 DVD上的場景。
出國之後,這些身外之物都不知道在台灣哪個紙箱裡積塵了。
再然後,和朋友去了 Coachella,開始聽搖滾、開始到處聽現場。但聽新歡和廳舊愛的感覺還是不同。我覺得聽那種有回憶的團啊,有時候真的也不是聽那一場現場而已,常常只是透過台上的表演者回憶自己的過往。
聽到Hotel California 的時候,唱的人也許想的是 1969年,我卻想到很多是 2003-2007 之間的事情。
有時候想,這些表演者,同一首歌唱了幾十年,不知道還會不會想甚麼過往呢?或是已經內化成身體的一部份,每一個音要怎麼發展要怎麼表現,清清楚楚地知道明瞭。或者也不用思考,早就已經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可以毫無障礙地表演了。
有時候又想,他們到了五六十歲,表演的仍是二十幾歲寫的音樂,會不會表演得很煩呢?
※※※
Eagles 唱Witchy Woman的時候稍微介紹了一下歷史背景,出自 1972 的首張專輯。說當年他們都在 LA 某咖啡店看女生,好萊塢美女都會集中在那邊出沒。然後就說,這首歌雖然很長,可是創作時間不長,只花了兩天。「在 1975 年的時候我們做甚麼事情都很快。」(搖擺身體和掛在身上的吉他)。
Glenn Frey 和 Joe Walsh 還有一段很有趣的互動。Glenn 先彈了幾個音, Joe 也彈了一樣的音,於是 Glen 又彈了更複雜一點的旋律,Joe 也跟進(此時兩人更將吉它放在腰部做出衝刺、相當不雅的動作),這個橋段最後以 Joe 一小段複雜的炫技大勝告終。
這場演出總共唱了兩個半小時,從晚上八點持續到十一點半,老男人還是很持久的!
※※※
四月底聽了 The Ealges,六月十二日又聽了 Sting。Sting 這次演出是和管弦樂團搭配,經典齊發,幾乎每首歌我都非常熟悉。
那場演出當天就是世界盃英美平手。Sting 唱第二首歌之前就講他早上起來看轉播,而他對這樣的結果很滿意,因為這樣他就不用煩惱要如何面對(假如被英國打敗的)美國觀眾。然後開始唱 I'm an Englishman in New York。(不過英國歌迷應該會想打他吧!)
更令我意外地是連後冷戰時期早就不流行的 Russians 也唱了,在整個管弦樂團的伴奏下氣勢十分磅薄。在熱血沸騰之餘,不禁想到 Watchman 的場景。
啊,距離那個時代已經那麼久了啊。
圖說:Eagles-Hotel California
圖說:Eagles-Wichy Woman
圖說:Bon Jovi - Always
圖說:Sting -Englishman in New York
圖說:Sting -Russia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