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jeanystalk@gmail.com

2010年12月17日

全球化與在地化:異鄉遊子的兩難(下)

圖說:所謂的包柏頭也,有各種可能性。最右邊那張就是設計師給我看的照片!!!不過由於我有一點自然捲,
他建議我不要瀏海比較合適。這一點好像也是碰過的設計師都會給出的建議.....無緣的瀏海!!
文續上篇

融入在地生活的第二個觀察指標雖然門檻較低,但對於女性也相當具有參考意義:美髮換造型。


蓋許多女生多半對於剪髮都有一些無謂的執著,非要去某店找某相熟設計師,才放心把一頭不管是秀髮還是雜草交給他(她)打理。一旦到了異鄉,要去找個可以信賴又能溝通無礙的設計師,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初來乍到,對美國物價還不習慣,於是不少人要嘛就是撐著不剪、一切等到回台灣再說,又或是留學生夫妻互相剪髮也所在多有(咳咳,pc的頭就是我剪的!但我當然不可能給他剪了。)。

本來在洛杉磯的時候,已經找了一家位在 Arcadia 的美髮沙龍,可是每次開車去就要花個接近一小時的車程,等閒也不想去。北上搬到灣區之後,一直都沒有剪頭髮,算算已經一年半啦,頭髮越留越長,首如飛蓬不足以形容。於是開始汲汲於尋找合適的美髮沙龍,價格既不能太高,又最好離家不要太遠。

昨天在 Yelp 的幫助下,在新家附近找到了美髮沙龍。一看地址就覺得相當滿意,走路十五分鐘、開車只要兩分鐘,又接受美國運通卡,只要剪出來還可接受我肯定就是選它作為長期對象了。


因為沒有相熟設計師,也就沒有特別指定。最後是一位亞裔女設計師,只提了想簡短,她就建議了包柏頭。這造型說真的就是剪得好可以很經典,剪不好就是一個呆呆西瓜皮。以前在台灣的時候,每次想要剪頭髮、又不想弄得太複雜,碰過很多設計師都會做此建議。因為我的髮量多、髮質偏硬,剪得太短呢就容易變成蓬蓬頭,但剪包柏頭卻剛好可以撐起需要的蓬度。

當下廢話也不多說,咖咖地就開剪。

比起隔壁狂聊天的客人和設計師雙男組,過程十分安靜,大概她也不知道要怎麼來跟我搭訕吧,而我本來剪頭髮的時候就很習慣放空,從以前就常和設計師相顧無言.....。唯一的例外是她剪的過程中時不時就要感嘆一下我的頭髮很多,而雖然我已經很習慣聽到設計師對我的髮量發表感言,可是這設計師實在也感嘆得太多次了,用盡各式各樣的形容詞讓我感嘆英文造詣果然不同;再加上經過的路人竟然也停下來讚嘆一下,當場讓我臉上出現小丸子式的黑線兩萬里....

剪完的感覺雖然沒有驚艷,但也還算可以接受。剪了三千煩惱絲之後,除了覺得輕盈不少,也覺得脖子變冷了!以後剪髮就方便多了!

在噗浪上略提了此事,朋友聽說之後,建議我可以把頭髮剪下來做成如下產品:
圖說:彎彎建議的人髮皮包設計~!
嗯,我個人估計做大提包大概不行,做個宴會包還是不成問題的(毆),不過這產品實在有點嚇人啊!

倒是小時候看「小婦人」時,看到二女喬剪掉長髮賣給人做假髮,當時倒也認真考慮了一會兒,當然最後也是想想而已。隨手查了一下假髮的維基百科,用人髮做假髮不論東西、自古便有。歐洲貴族時尚假髮,男女皆然,假髮市場自不待言。小婦人的背景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那時候的美國應該也有戴假髮的習慣吧?

至於東方來說,詩經裡就提到假髮,在中國想必也是淵遠流長。唐朝美女多梳高髻,大約也是假髮來著。而朝鮮李氏王朝時流行把假髮編成髮辮,弄成盤狀戴上,稱為「加髢」,我個人覺得這造型很像波堤獅。由於加髢是富貴象徵,越來越大,最後竟有婦女因加髢過重而折斷頸項而死。這就更嚇人啦!

圖說:左二圖都是韓劇照片,右圖是波堤獅。話說這張圖是我當初辦元宵燈謎的謎題,猜猜某英國團團名與專輯。
我記得似乎聽母親提過,以前祖母自覺頭髮漸疏,見她髮量豐盈,曾問她剪些頭髮給祖母做假髮。到底後來有沒有做成,我就不太知道了

.........我論此文與全球化和在地化之關係?顯然文不對題,我想我以前的國文老師會哭泣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