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jeanystalk@gmail.com

2012年5月30日

34:幾本書的感言





寫作此文時,發現去年生日並無紀事。思之再三,還是想不起去年生日到底作了甚麼事,唯一接近的紀錄,大約便是去年 Memorial Day 的長周末去了 Napa 和 Clear Lake 兩日遊吧。

所以......繼28歲的生日呈現「???」的謎樣狀態後,33歲的生日又是無解。為了避免34歲生日再度成為失落的一日,還是簡單記幾筆吧。

首先,34歲生日又不意外地成了 Memorial Day,放假一天。雖然對我這樣的工作性質來說平常日和休假日的界限很模糊,但由於我們家有二分之一的成員放假(PC在家),所以假日氣氛還是很濃厚的。

但由於事先甚麼計畫也沒準備,所以並沒有趁著三日假期出去玩,反而是禮拜日(27日)看了一場沒氣質的外星人科幻片(Men in Black III)、周一(28日)又看了一場更沒氣質的超級英雄大亂鬥片(The Avengers),完全破壞了我知性美的形象。好在兩片作為娛樂片都在水準之上,尚幸尚幸。

還好這個周末也看了幾本換書會交換而來的書,增加一絲絲的文藝氣息,簡述如下:



迷霧之子 首部曲:最後帝國
迷霧之子首部曲:最後帝國
Mistborn:The Final Empire by Brandon Sanderson

這本書就真的是大部頭的奇幻小說了。

好看是很好看,可是看起來很累,而且他還有三部曲,三本厚厚的史詩巨作,以至於我看了首部曲後,對於要再開始看那厚重的二部曲、三部曲心有猶豫(而且還很糟糕地先偷看了結尾發現二部曲和三部曲會大翻案!)


發現我竟然因為想到要看那麼厚一本書就很累於是犯下偷看結局的罪行,就突然覺得我果然已經不年輕了!!時不我予啊!!!(本書心得重點錯誤)

也因為這樣所以在還沒看二部曲和三部曲的時候趁空看了以下數本書,覺得中短篇小說真是看來輕鬆無負擔,不小心啃著桃子就看完了。(.....於是到現在還是沒翻開二部曲....)


不專業偵探社
不專業偵探社 by Liza Lutz

這本書我覺得中文書名十分誤導,英文書名是【The Spellman Files】,講的是一家子偵探由於職業病,對彼此的關心方式十分扭曲,反而是用互相偵查、跟蹤、竊聽、收買協商等等方式,達成自己想要對方達成的結果。

雖然許多評論介紹寫得彷彿這是本滑稽爆笑的書,但其實我覺得本質上是很悲傷的故事。雖然經過刻意的扭曲誇大,但現實生活中彼此無法互相信任的家庭還是很多的吧;對於家庭成員無法坦率表達自己的關心、詢問對方的狀態,乃至用一些窺探而讓人不滿的方式表達的人,也是不少吧;雖在同一個家庭,卻始終感受到疏離的人,想必現實人生中仍是有許許多多的吧。想到這,很難覺得這只是爆笑滑稽的小說吧。



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 by 簡媜

簡媜其人其文,我讀的不多。除了偶爾散見副刊的短篇散文外,比較完整地閱讀經驗是多年前有人送我的【下午茶】文集
。我讀的是初版,裝楨甚美,書皮是帶著線裝書質感的、微微起毛的材質,內文則有簡媜自己畫的手繪圖畫與一則則的短篇文章。但我雖喜歡下午茶的裝楨,卻對於文風並沒有特別喜歡,印象中文字堆砌雕琢,看得出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刻畫文字,對我卻覺得文勝於質。而且簡媜許多行文有意無意間總讓我感覺到高高在上的俯瞰視角,微妙地流露出「知識份子的傲慢」。

紅嬰仔此書則平實許多,我很喜歡他裡面講到民俗的部分,像是「婆姐母」、「彌月」、「收涎」幾篇;有多篇談到他的母親與阿嬤的年少經驗;另外一篇「密語之二」、講到從年少時身為女性主義者對於「賢妻良母」、「家庭主婦」的不認同,到嗣後全職媽媽的心情轉折,也很誠實。「密語之九」、「密語之十二」則對女性事業和家庭的掙扎多所著墨。


作為一個作家,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是必要的,否則何能見微知著、小題大作寫出篇篇文章?如「密語之十七」,講獨生子的寂寞,未來世界的疏離........當下看完就覺得:哎哎,這世界還沒變成世界末日,殭屍還沒跑上街見人就咬的啊,哪那麼嚴重。

於是看完整本書的感覺還是覺得這人真是想太多,典型的文藝青年轉職成的文藝中年。我個人覺得對生命還是要有一點「時到時擔當,沒米煮番薯籤湯」的強悍,這麼憂思深刻,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很多時候想太多就甚麼事都做不成了。

另外簡媜自己轉職成母親之後,竟然就在婚禮上到處勸人增產報國.......欸,不用這樣吧。

偵探伽利略(09新版)
偵探伽利略 by 東野圭吾

這本書是以物理學家湯川學為主角的推理短篇小說集,也是湯川學系列的第一本(可見當時東野圭吾果然不怎麼紅)。

故事本身還蠻有趣的,雖然我離國中高中物理化學的年代很久遠,導致判斷是否有理有點困難,但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

比較讓我驚訝的是,因為這本書我發現我一直以來以為自己看過他的「嫌疑犯X的獻身」是個誤解:其實我看過的那本是艾勒里.昆恩的「X的悲劇」啊!不能因為大家都有個 X 就當作都是同一本書啊!

張冠李戴,莫此為甚。


不過說真的這幾本書都不是最近感想比較深刻的書。雖然不是在生日的時候看的,但最近看得最仔細、感想最深的還是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這本書寫成至今已經超過七十年,書中用的例子都十分古典(1920s 的例子還不古典嗎!竟然還有 Charles Schwab 此人,這名字我以前根本就只有在 401(k) 的帳戶月結單中看到啊!),但書中的觀察與原則,即使至今仍非常實用。不禁讓人感嘆,相較於科技軟體業的三到五年一個世代,和人相關的行業應該還是比較持久的啊。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雖然這篇文章已經是在 5/30 寫成,但勉勉強搶搶算是篇生日感言吧。從去年生日到今年生日之間,我個人有非常大的變動。希望今年一切順利平安,家人健康無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