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7日
天觀雙俠
昨天晚上寫 GMAT 題目寫得憂鬱,夜裡竟看起網路小說了。
這次項是「天觀雙俠」,作者鄭丰大有來頭、是陳履安之女。更是大有來頭的是,本人乃 MIT Sloan 商學院畢業生,現任香港荷蘭銀行董事。
(我也想念 MIT Sloan!) <==這是一個在申請MBA 的漫漫長路跋涉中的人發出的哀嚎....。
好吧,回到本題。
其實這書據說是佳評如潮,出版商譽為金庸再現;看了之後其實也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是金庸再現不是古龍再現,因為書中顯然處處充滿「向大師致敬」的味道。
倒也不是說這樣有什麼不好,萬事起頭難,金庸「連城訣」還不是把基督山恩仇記搬來演一齣古裝;書中多少主角長得都一個樣,若不是郭靖為首代表的剛毅木訥蠢笨型(偏偏學起絕世武學快得很),要不就是靈巧兔脫小頭銳面的黃蓉楊過型(學起絕世武學當然更快)。故事說得好,類似的架構橋段也是無所謂啦。
以講故事的等級來說,天觀雙俠尚算流暢;不過因為書裡橋段充滿太多金庸的影子,原創性就喪失不少,看看很難有太多共鳴,打發時間罷了。
令我有點失望的是,作者雖是女性,但書中主角之一風流便罷,眾女也是對他愛得不得了,眾女的面目如一,失去立體性,連個別的名號我都記不清楚了。傾心過程雖然比黃易略略多了些鋪陳,不過也沒好到哪去。
其實我覺得台灣人(或是南方人)寫北方風情,筆調上常常有所欠缺;大約是北方的風雪氣味,原不是亞熱帶魚們可以想像的。 比方說教訓意味遠勝情節、個人不喜的「狼圖騰」,寫戈壁、寫蒙古草原、寫狼與人,筆調帶上了蒼茫,行文猶如邊塞詩。又或者道地的北京人寫起天子腳下,像是章詒和寫舊都故事、名人名角,對於精緻文化的追求與品味,沒有過那樣的體驗,多半很難寫出那種氣味。
武俠小說通常是大場景,如天觀雙俠自蘇州到山東、戈壁到北京,如果掌握不住這氣味節奏,眾地一色,就沒法讓人感覺到場景轉移的效果。
倒是鄭丰筆下對主角初掌幫主門主,明爭暗鬥的政治部分,著墨雖不多,卻稱得上是珠玉部分。大約也和她本身商學背景有關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