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讀書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當世界充滿變數,你需要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
敏迪 / 究竟出版/出版日期: 2023/12/01
字數: 90,679
我發現,就在等小孩的游泳課的一個小時內,其實只有五十分鐘,我竟然就把敏迪的《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給看完了。
看著看著自動進入速讀模式,一頁的重點太少⋯真的太意外了。
我倒不是說這本書不好,但是這本書跟我本來預期的方向差太多了⋯雖然我也不確定我本來的預期方向是什麼XDDDD
我其實不太聽敏迪選讀,但我印象中覺得他很真誠很誠懇。
但這本書讓我不知道他的目標讀者是誰。
前後的部分實在太鬆,中間作為例子討論中東的部分、相對前後又顯得太緊湊;而如果用中東那部分的討論作為基準,那前後也太水了吧。
而且我覺得他如果要舉例說明媒體識讀,大可以選台灣人比較熟悉和關心的議題。選中東可能不是特別適合入門吧。就算為了表達國際觀以及立場中立避開台海問題,也可以講美國大選或英國脫歐之類的啊。
書裡的推薦網站,有些我,嗯⋯
總之這本書給我很奇妙的感覺,不知道他到底是給誰看的。
講媒體識讀,《打台灣不如騙台灣》,就很明顯從頭到尾調性很一致,他就是要給完全沒有概念的人看的,主要給很容易被認知作戰到的人看的,56個FAQ,走懶人包路線,篇幅都很短。
如果是看得下書的人,《真相製造》也很好。討論更深入。
讀墨AP: https://moo.im/a/02fgoq
總之我覺得敏迪裡面舉例中東的部分又太緊湊了。調性上上下下的不連貫。但基本上很鬆軟沒錯。
《打台灣不是騙台灣》才七萬多字喔,而且他的目標對象是輕鬆讀的,我覺得我雖然也很快看完,但應該看得比敏迪這本久。比較有料,雖然淺顯易懂,但我不會覺得很水,大體上都算是必要的。
敏迪這本九萬多字欸,反而讓我覺得很水,讀的時間更少。我也很傻眼。
講到新聞媒體立場,有一篇報導還蠻有趣的。
經濟學人分析2016-2022年新聞使用的詞彙,更接近共和黨還是民主黨。
從川普上任後,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都從中間略左變成更多使用民主黨的詞彙,而顯得更左傾。
可能原因是媒體的確變得更左傾,也有可能是共和黨發言更加遠離現實,而使得新聞使用民主黨語彙。
例子:
“unborn baby” vs “reproductive care”
“illegal alien” vs “undocumented immigrant”
最好笑的是經濟學人說他們中間😂
American journalism sounds much more Democratic than Republican
from The Economist
很好奇華爾街日報怎麼了,竟然沒有被納入。不過他文章講到用的詞彙來自學術研究,但沒有包含華爾街日報的詞彙。
我個人是覺得華爾街日報應該是要右傾才對,但川普2016上任後共和黨的詞彙就變得蠻極端而且很草根的風格,感覺和華爾街日報菁英調調不符合,不像Mitt Romney 就會和華爾街日報同調率很高。所以如果能分析華爾街日報應該會蠻有趣的吧!
另一篇報導:
Can you have a healthy democracy without a common set of facts?
from The Economist
結果經濟學人是擔心這些主流但比較不會亂講的媒體,因為發現讀者偏左而持續使用民主黨語彙越來越左傾;因此會造成保守選民完全不願意看,結果天天去看右傾媒體就得到一大堆假資訊,做出基於錯誤資訊的糟糕決定。
不過美國大選也快開獎了,到時候就知道了。世界都在等待結果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