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Salinas的鹽田,在花的取景下,看起來像是Lonely Planet裡會出現的專業風景。
Sacred Valley的公路像是一個蝌蚪型,若說庫斯科在頭部的地方,則Ollantaytambo就是在蝌蚪的尾巴尾端。
從Ollantaytambo 出發也是一般印加古道健行的出發地、最後一站可以補給的村莊,從庫斯科出發開往馬丘比丘的火車亦會停靠於此。此地有相當大的市集,前一日我們幾人計議一陣,便決定今天從容一點,先從庫斯科坐車到Urubamba,再由Urubamba轉車到Ollantaytambo。

圖說:Ollantaytambo依著山勢建起的堡壘,也作祭祀的廟宇所在。看照片不覺得,臨到現場才覺得巨大;走上去也要消耗不少卡路里呢。
見到 Ollantaytambo 的遺址,依著巍峨山勢建成的階梯,從底下仰望盡頭彷彿無窮無盡直達天際。此處既是廟宇亦是堡壘——頂端有石頭雕就的兩張王座,據說當年的印加黎民便是在底端仰望著國王與王后,我想這應該就像是仰望著天人吧!在印加王朝的末期,這個地方曾經是印加軍隊打敗西班牙人的古戰場,只可惜單場戰役的勝利、終究不能扭轉大局。
一階一階、拾級往上爬,開始有點喘,鼻尖額際微微地滲出一點一點的汗。想到之前蔣勳提到吳哥寺的高度,是信仰的高度,險峻而使人不由地匍匐攀爬,當初去吳哥的時候,也深刻地感受到。那麼,這裡的高度,也是信仰的高度嗎?但印加的堡壘階梯卻不像吳哥是連成一氣的,一段一段之間有著緩衝,許多小小的方形空間,當年應該是房間,在只剩下地基而已。
中途見到幾個女孩子在跳舞,有專門的攝影師拍攝,可能是為了甚麼節慶吧?走近了才發現她們的臉上有著風霜,亦不復年少青春。廢墟前的油菜花兀自綻放著艷黃,枝葉綠油油地伸展向天際。
心中有些感慨,卻不著邊的自己也不知道在感慨甚麼。
Ollantaytambo 的市集非常大,在這裡選了幾件T-Shirt和一本2009的年曆。開始旅行的初期我很喜歡照相、買紀念品,總覺得這個可愛、那個漂亮,都很有紀念意義;後來喜歡買磁鐵,排在冰箱上可以回憶起這是哪裡、那是何處;又曾經喜歡寫明信片,給自己給別人。但旅行次數越多,搬家又不知不覺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覺得甚麼都是身外之物,實穿實用比較重要。連磁鐵這樣的小東西都留在台灣沒能帶到美國,更別提其他種種紀念品了。

從Ollantaytambo又搭車回到Urubamba,再由Urubamba坐上往Chinchero方向的車,用破破爛爛的西語和司機說好讓我們在往Maras公路交會處下車。上車後感受到秘魯人的熱情好客,坐在最後的一對夫婦起身,原以為他們是要下車,豈知卻是特意讓我們坐下。而車上的人們比我們還擔心我們這幾個陌生旅人會錯過下車的地方,早早便和我們提醒。
公路邊有許多計程車停在路邊等著招攬客人,議價後包車往Moray和Salinas去。

圖說:Moray的農業試驗場遺址。
到了Moray,從山邊往下看,是個如碗狀的下凹谷地,呈現同心圓一圈圈向外擴散的梯田風景。每一圈因所在高度不同據說有著微小的氣候差異,有些理論說這是為了農業試驗,決定最適合馬鈴薯和玉米栽種的環境。嗣後,西班牙人將這兩種發源於南美洲的糧食作物帶回歐洲,因容易栽種、又能止飢,席捲了整個歐洲成為主食,成為窮人免於飢荒的福音。十七世紀、正值明朝傳入中國,亦迅速普及,使得中國人口得以倍增。
馴化玉米和馬鈴薯的野種、成為人類糧食的最初實驗,也許就是在這個一圈一圈的碗狀梯田發生——單純的幾何圖形,看久了讓人有暈眩感,當年印加的農業專家們,誰能知道歷史的發展會走向甚麼地步呢?抱著奇妙的歷史見證感,我離開了這個地方。

Salinas 的鹽田,一塊塊白色的鹽田拼圖,司機問我們是不是要繼續前行,搖搖頭只想照幾張相留念。
司機又將我們載回往Chinchero和Cuzco的道路,在藍天白雲下我們伸手招攬呼嘯而過的一台台共乘小巴或是計程車,路過的司機或者搖下窗隔空議價,不滿意的就搖上車窗繼續開走。
很久很久以後的現在,當我對著螢幕打字寫下這些文字時,我仍然記得在天空地闊的三岔路,等著回庫斯科的車偶然出現。遠遠的山帶著青灰,近一點的草地有嫩黃的油菜花,只有一條路從來處蜿蜒到彼方、消失在視線的盡頭。
我們耐心地等待不知何時出現、價格合適的某一輛車。

圖說:在這樣的地方等車,很容易放空啊......。

1 則留言:
哈 是沒想到妳秘魯遊記又復活
我還以為它會隨著你的下個旅行消聲匿跡咧...
話說我是很期待印加古道的旅記啦!!
(回應你說除了你自己沒人會介意....)
張貼留言